木心有关无关的 莫干山 □张看
■张慧,编剧,媒体人,现居合肥
因为追寻偶像,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半生缘》里曼桢去南京看世钧的清凉山牛首山,比如小津和原节子的镰仓,比如木心的莫干山……
去过两次乌镇追寻木心。一次是他去世一年后,另一次是纪念馆建成后。
凡读过他的人没有止于文字不探索的。他是一整座美学大山,字与画与理论只是表面,越深越邃越辽阔。
第一次去,西栅居然打听不到他,茅盾更有名。他东栅的故居没有开放,黯褐色陈旧的木门关住了与他有关的一切,透过门缝看进去,显现在倒八字视线框里的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院子,没有月洞门,没有亭台楼阁,没有一点他这样的人住过的该有的异样的老派的气质,一如他自己在《乌镇》里形容的:“一派残年消沉的晦气”。
第二次去,纪念馆落成了。网上的图片美得超凡脱俗,好像与乌镇这个网红旅游景点一点关系没有,可是,不知道是乌镇傍它还是它傍乌镇,总之,烈焰喷油似地都成了网红。
网红纪念馆和网红书店网红图书馆一样,都是叫人哭笑不得的事——建馆的人初衷决不是为了当背景墙——我于是近乡情怯似的临阵脱逃了。
木心是有社交恐惧症的,陈丹青说他在不见人这方面跟张爱玲有一拼,他若活着,断然不可能愿意让与他有关的一切成为网红。
我于是去了莫干山。
木心家在莫干山有石垒的别墅,青年时期曾在这里从八月避暑一直住到年底。他笔下的竹很有名,可是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感是家仆挑着一担子书送他上山,下山的时候一担子的作品——文章、画作;是他一个人住在山里,半夜有老虎“嘶拉嘶拉”抓门,人与兽隔着厚厚的木门内外相峙,他暗自得意对方进不来,倒是无声无息地离去让人生惧;是风雪交加的夜,对着古老的楠木家具,似熄非熄的大壁炉,两枝白蜡烛,他拥衾而坐,雪和虎爪一样着落无声,“这个时候非常适合随便来个鬼魂,谈谈”……
可是,与乌镇一样,莫干山布满了“旅游卖点”。没有一个山凹被放过,全是密密匝匝的民宿民居,檐接檐墙连墙,密集到无处下脚。山顶民宿趁地理优势打豪华牌,山凹就拼老板娘的婉约殷勤。山路两旁种着整齐划一的景观梧桐,一路尾随甩都甩不掉,黛玉化了付接客的妆,难看极了。木心说他一生经历已练就一种化悲惨为浪漫的本事,是一种最便捷的红尘救赎。我也是。这一趟莫干山,极度失望。因其失望,转而关注并体验到了另一种浪漫。
木心一生孤独,离乡50年后第一次独自回乌镇,自忖回来是“看物不看人”,不与乡邻周旋,旧宅的面目全非触目惊心,也不想问了,“所有锦衣玉食的生涯,全不过是这么一回懵懂事”,心死如灰,只此一探,“永别了,我不会再来。”可是,他哪里想到,最后的落叶归根红红火火,摧枯拉朽,从乌镇烧到莫干山,从莫干山一路烧遍所有有华人的地方。
从前上茶馆的人是实在有话要说,现在泡咖啡馆茶馆的人是实在无话可说;过去的人进山是静修,现在的人进山是热闹。
都是在大时代的裹挟里,身不由己。成功的名人是荫及子孙。你不知道身后会有多少代人要仗着你娶妻生子,吃饭发财。
新闻推荐
第一次为妈妈洗脚 孩子们哭了 商报社区行走进柏树郢社居委 感恩节大声说出爱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11月22日下午,商报社区行走进合肥市经开区柏树郢社居委,一曲...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