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制造:创新引领再出发

安徽日报 2019-11-22 06:53 大字

(上接1版)

制造业撑起高质量发展

今年下半年的合肥,高朋满座,宾客不断。9月,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盛况空前、万众瞩目,集中签约项目638个、投资总额达7351亿元;10月,第二届世界声博会启幕,全球聚焦人工智能,聆听合肥声音;本月,合肥家博会又将开启新征程……

会展云集,呈现出合肥制造的底气。蓬勃发展的制造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进阶的动力。人们不禁要问:这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质”力从哪里来?

在广阔的产业线上,我们或许能窥见一斑——

京东方10.5代线合肥工厂,一块块液晶面板从生产线上发往全球,这条全球首条TFT-LCD10.5代线保持满产满销;联想合肥基地PC机下线突破1亿台,2018年全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超全国总产量的10%;华米科技成为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第一的厂商,智能设备出货量累计突破1亿台……

看实力,制造规模强大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合肥,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正拔地而起,作为高质量发展抓手,推动“合肥制造”多方位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看内力,产业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找准了关键。2013年至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由42.4%提高到76.9%,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看动力,产业链竞争力提高撑起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核心竞争力集聚,按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工作思路,合肥主攻“芯屏器合”(芯片、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产城融合)“集终生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带动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能级提升,融入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体系。

走出合肥制造特色之路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同时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城市,一路走来,合肥用生动的实践书写了一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合肥市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从晶合集成到长鑫存储,合肥集成电路产业格局初步显现,未来更加“芯”光灿烂;京东方、维信诺的汇聚,合肥已成全球产业链条最完整、发展速度最快、生产规模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之一;汽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持续快速发展,门类日益齐全;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备受关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加速融合发展……

当下,世界各地都在主抓制造业,如何走出一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早已洞察先机的合肥,下好创新“先手棋”,抢占制高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齐头并进;精准政策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汇聚各方力量,为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减负松绑”。细数合肥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不难发现,“产业链招商、创新链引才、资金链保障”已成为最明显的特色,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了产业、创业、芯屏等基金,打造600亿元规模的基金丛林,助力制造业挺起合肥工业的“脊梁”。

新闻推荐

关注教学 回归课堂 校长不忘上课初心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身为学校当家人的校长在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