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育英才薪火相传铸辉煌 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创新发展特别报道

新安晚报 2019-10-31 10:30 大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胡茂侠身为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校长,他投身于学校教学中,锐意改革,奋力开创,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以一个校长的新思维,使学校独树一帜。近几年来,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在胡茂侠校长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大力实施“养成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快了一流中学建设步伐,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学新路子,使学校发展独树一帜。

A

回归本真育初心养成教育筑校魂

走进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映入眼帘的便是干净整洁的校园,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十分惹眼。林荫下,有名人名言、宣传栏;每一间教室里,都有班级特色的黑板报等。

在校长胡茂侠看来,校园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它通过高雅的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

为此,四十七中特别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譬如学校标识,四十七中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并丰富了他内涵和文化。采访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由4和7组合成中字,然后绿色的斜长方形象征合肥47中师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蓝色的弧线象征四十七中人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标志像一艘扬起学海竞渡风帆的巨轮,驶向成功的彼岸。

标志只是外在的,教育的内在更为重要。为此,四十七中顺应学生成长需要,以实现“环境优美学风浓厚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修行好读书好身体好”的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努力营造“明志静心乐思善问”的学风,让老师回归教育的初心育人,让学生回归求学的初心问道。

如何打造养成教育的四十七中特色?四十七中在经过反复研讨后,决定从“精神引领,唤醒学生自我意识”“环境熏陶,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丰富活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课堂历练,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四个维度出发,全面贯彻学校“养成教育”的理念和特色,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养成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正在四十七中通过大力实施精细管理工程,坚持“立足常规抓实教学,依托教研深化教改”的教学管理思路,注重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定并落实各项制度,精耕细作,守正出新;实施“小班”化教学,坚持因材施教;施行有效教学,让每一个孩子能“学进去”;布置有效作业,让每一个孩子能“做下去”;抓实精准辅导,让老师为每一个孩子无偿“开小灶”。推行作业面批制度,让每一个孩子在老师面前过关;建立成绩发展档案,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进步的快乐。

正是这些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力,使得四十七中名校之路越走越顺。近年来,四十七中先后获得“合肥市示范学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初中化学教师培训基地”“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体教结合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B

打通源头引活水研训一体强师本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是一所学校的制胜法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学习,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学习和交流,所以,构建学习型校园就成为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建校24年来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肯钻研,教研氛围浓”是刘海军老师来校多年的切身体会。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变成简单易记的口诀,朗朗上口的儿歌,甚至是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这是她的政治课堂,自主活跃的氛围不仅为学生学习增效,她的课例也多次获得部优课、省优课,个人也跻身庐阳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谈到成绩,她说,“学校尽所能提供条件,那么多人帮你,想不进步都难。”

而刘海军老师的成长也是47中教师发展的缩影。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一系列教学研究制度,校长、书记和行政人员到备课组参与评课议课,引领教研氛围;同时,优化整合8个教研组为6个,构建校长室、教科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科研架构,建立“四确定”(定时间、定地点、定督导人员、定材料)、“六统一”(统一进度、目标、重难点、共性内容、作业、测试)集体备课模式,创新“学进去”“做下去”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借助自主研修、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教学竞赛、示范课等教研活动营造人人教研氛围,扎实教研成效。

此外,学校对教科研各环节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考核,形成良性循环、科学实效的科研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针对校情学情,推出“阅卷回来话中考”“毕业班话中考”经验交流活动,智慧课堂等中考专题讲座,总结交流毕业班经验教训,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夯实中考备考工作。

近年来,随着学校“名优教师发展工程”“中老年教师再发展工程”的推进实施,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骨干教师、名教师人才辈出:73名教师,高级教师32人,省级教坛新星、课改先进个人2名,市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优秀教师13人,区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27人。其中,武晓玫、潘玲玲被评为庐阳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董浩亮被评为庐阳区第二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赵励、王传菊获得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吴从容、杨鹏、付成松等老师多次在市级教学评比中名列前茅。

C

适应形势创新局多元发展育英才

多元课程,拓宽学生成长方向。学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以国家课程为主、以特色课程为翼,建构具有四十七中特色,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成长的课程体系。

拿语文来说,学校充分整合语文教师资源,将语文学科分解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教学、演讲与口才等几门课程,让所有语文教师充分发挥专长,共同磨课,因“特”施教。“很喜欢现在这样的课堂!”采访中,不少学生都告诉记者,这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后,自己的学习兴趣也增大了,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学校依托少年宫活动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五有”(有理想、有爱好、有朋友、有健康、有知识)好学生。

研究开发特色课程,打造精品,引导学生做综合全面发展的成长个体。创新,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话题,也是四十七中学进步的灵魂。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四大类特色校本课程:“德育类拓展课程”“文化类拓展课程”“艺体类拓展课程”“科技类拓展课程”近20个社团课程,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如经典诵读、书法、棋类、乒乓球、篮球等普及型课程成为七八年级必修课,机器人、合唱等提高型课程则将普及知识和梯队培养相结合,不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特色班会、经典诵读、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研学旅行等活动,助力学生“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四十七中的学生们通过课程研修,既强健身体、又学会了审美、还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

近年来,47中的学生们从快乐成长的校园,开始登上国家、省市区各类比赛舞台崭露头角、展示风采。2018年,学校辩论队荣获庐阳区特等奖第一名,国学大赛获庐阳区特等奖第二名,经典诵读展演、校园剧展演获庐阳区一等奖,体育艺术2+1展演多次捧回奖项。而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会员初级中学,四十七中学先后被评为合肥市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安徽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校篮球队已连续23年荣获合肥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2018年校篮球队摘取安徽省体育传统校篮球联赛桂冠。

今年7月,捷报再次传来。在第19届全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学校唯一一名进入省赛的郑敏轩同学从67名参赛队员中脱颖而出,获总分第二名、全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如今,四十七中不断探索、发现、坚持改革、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养成教育的创新发展上,开创了一条独特的特色教育之路。

风正劲,扬帆破浪正当时;行路难,上下同心勇者胜。”“敬业爱岗严谨谦逊”的四十七中人正全面弘扬“诚实勤奋健康创新”的校训精神,一如既往地注重内涵发展,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在打造全省一流名校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赵琳

新闻推荐

合肥金融广场、庐州意库等21个项目集中开工

本报讯10月28日上午,全省贯彻落实“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合肥金融广场项目奠基仪式,在我区合肥金融广场项目建设现...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