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食品厂的“味觉”记忆
○好华食品厂的产品
○上世纪80年代好华食品厂打的雪糕广告
○好华食品厂生产的饮料获得“省优”
○好华食品厂引进的汽水灌装机
○好华食品厂从国外引进的软糖生产线
□程堂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合肥人,应该有不少吃过“灯塔”牌系列冷饮和小食品,要知道,这可是我们合肥本地食品厂合肥好华食品厂的产品。作为合肥市解放后第一家规模型的食品企业,合肥好华食品厂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
由五家内迁企业组建而成
解放初期,合肥市的食品工业还十分落后。全市除几家私人手工作坊(后合并成立合肥永康食品厂)外,几乎没有像样的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品种也很单调,主要品种除烘糕、白切糖、寸金糖、大麻饼和方片糕等几种地方产品外,就连一般的汽水饮料也没有,更不用说西式糕点和较高档食品了。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档次也逐步提高,原有的低档次产品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已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要求。为改变这一状况,1955年合肥市委决定兴办食品工业,并与上海市联系,将上海好华食品厂、太古糖果厂、谊义蛋糕厂、中华面包厂和洽龙冰厂等五家私营企业迁往合肥。
据曾担任合肥好华食品厂办公室主任的沈永友在回忆文章中说,为了支援内地建设,经双方协商,1955年1月上海好华食品厂等五家私营食品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组建成公私合营合肥好华食品厂。为了使上海五家私营企业资方人员对合肥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做好这几家迁厂人员的思想工作,合肥方面特诚心邀请一些内迁企业负责人到合肥进行考察。从方便的角度把厂址选在当时的三里街机场路口,职工宿舍区选在凤阳路旁。国家投资80万元盖厂房和职工宿舍。这一切使得来考察的人看了很满意,回沪后积极做好搬迁准备工作。
市长批示建造最大冷库
1956年2月,上海好华食品厂等五家企业开始搬迁。据沈永友回忆,那时合肥新厂房已建好,上海内迁设备一到,很快安装好,当年就投入生产。当时有工人130人左右,主要生产糖果、面包、冰棒、饼干、西式糕点和汽水等。据好华食品厂老职工回忆,在迁厂前合肥没有一家生产汽水的企业,是好华食品厂将汽水这一产品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合肥。
因此说,五家食品厂内迁,不仅丰富了合肥地区食品供应,更主要是来了一批有影响的技术人才,如曾为蒋介石、何应钦做过60寿辰蛋糕的知名西点制作技师叶银甫和汽水生产技师余阿赖等人,对合肥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再加上1959年11月,合肥新新食品厂、冰厂和水果加工厂的部分职工并入了公私合营好华食品厂,使这个厂1957年年产值达到98.66万元,1959年达到317.53万元。
为了扩大食品生产,1964年8月,经时任合肥市市长赵凯批准,该厂投资23万元兴建了一座500吨位的冷库。这在当时可是合肥市最大的一座冷库。在建造冷库过程中,起市长每周三次到施工现场,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这个较大的施工项目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竣工。而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座冷库仍在使用。
到了1967年,合肥好华食品厂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并改名为合肥人民食品厂,但到了1979年,厂名又重新改为合肥好华食品厂。上世纪80年代,合肥好华食品厂面貌焕然一新。据沈永友回忆,1984年合肥好华食品厂成为安徽省的食品生产样板厂,在这之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先后从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引进了多项先进生产线。这些引进的先进设备已成为这个厂的支柱,仅汽水灌装生产线和胶体软糖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产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就占全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80%以上。
留在记忆中的美味
现在留在不少老合肥人记忆中的,当然是好华食品厂那些好吃的东西了。据记载,合肥好华食品厂主要生产糖果、糕点、汽水、冰棒等,品种有六大类280多个品种,形成了冰棒、汽水、硬糖、奶糖、切片面包等规模化的生产流水线。特别是当时的一些新产品,如“吉利豆”软糖,“鸳鸢”巧克力、生仁巧克力、“苹果”汽水、“乌梅”汽水、“雪菲力”饮料等,很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以至于现在不少人回忆起来还在说,“小时候最大的幸福就是夏天能吃上一支好华食品厂的雪糕。”
“灯塔”牌鲜桔水,1988年、1989年两次在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取得第三名,并连续两次获得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在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灯塔”牌胶体软糖自1986年投产后,1987年即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灯塔”牌巧克力太妃糖、酸梅硬糖果、菠萝汽水、好华汽水等产品均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并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这一切都表明,当时的合肥好华食品厂不论是以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还是产品种类,在省内同行业中均名列前茅。
在沈永友的回忆文章中,还可以看到好华食品厂能根据不同的季节、市场的需求,生产不同的产品:夏季冰棒车间和汽水车间开足马力,24小时运转,以保证香蕉冰棒、豆沙冰棒、冰砖、汽水等源源不断流向市场,满足市民的需求;冬季特别是春节前后,糖果的需求量成为主流,于是硬糖、“狗屎”糖、各种口味软糖出厂;糕点车间的切片面包、小圆形的蛋糕、苏打饼干等走出厂区;每逢中秋节,还会有各色月饼上市,这在当时可是不少人的美味。
尤其叫绝的是,糖果车间和糕点车间的几位上海老师傅,做出的拿手特色食品真是独一无二。据一些老工人回忆,有一种“千层酥”,纯粹手工搓揉,木炭炉熏熟,再用滚油浇灌,最后形成几十层薄如蝉翼的酥叶片,造型酷似礼帽。老师傅制作时,关门闭窗,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这些特色食品是好华食品厂的“门脸”,据说很多厂里工人都没见过,更别说品尝了。这也给当时的好华食品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110千伏嘉和变电站,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特巡,确保即将到来的冬季电网平稳运行。自本...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