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创新牌” 建设生态城 绿意盈目、水清天蓝的合肥轮廓正在形成
1992年,合肥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园林城市”;2014年合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合肥曾六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还是全国唯一一座城区内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
不止于此,在推动城市生态建设上,定位“创新之都”的合肥正以创新手段向世人展示其打造生态城市的决心——创新推出入河排污口治理长负责制度(简称“排长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林长制、在全省率先实行地表水质生态补偿机制……绿意盈目、水清天蓝的合肥轮廓正在形成。
构建森林公园生态圈做好“绿文章”
今年国庆首日,历经2年时间进行提升改造的花冲公园迎来开园。开园当日人流量达到6万人左右。改造后的花冲公园面积扩增了近1/4,在公园原有绿化基础上增建阳光草坪、增加入口植被区,同时顺应地势就地挖池、扩大公园水体面积。增绿添彩后的花冲公园甫一亮相就受到众多市民的欢迎,国庆七天人流量达20万左右。
近年来,随着全市上下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合肥新建、改造了一批公园和街头游园,城市增绿增彩增色,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化主要指标均居于全省城市前列。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建成区绿地率达40.3%、绿化覆盖率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
“目前公园以小游园的形式建设,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市林业和园林局城镇绿化建设处副处长赵晓利表示。
以往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缺少自然的气息。作为城市独特生态系统的森林公园给城市人群提供了休憩、娱乐、疗养的场所。目前,全市有大蜀山、滨湖、紫蓬山、冶父山、官亭等5个国家森林(生态)公园,有庐州、百花寨、东庵、九紫、浮槎山等5个省级森林公园。同时,全市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3个、省级森林城镇42个、省级森林村庄398个。
从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9月发布的一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到,合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生态建设上同样聚焦心力。
在核心城区完善景观圈。老城区内沿古护城河建设长达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的环城公园绿带;政务新区内建设长10.2公里、面积296公顷的匡河公园、天鹅湖公园绿带;滨湖新区的金斗公园、塘西河公园、方兴湖公园等,营建全长20公里、面积600公顷的景观带;沿高压走廊一线,建设长50公里、667公顷的绿化带。
在近郊打造森林圈。全长106公里的绕城森林生态长廊,全面贯通大蜀山森林公园、滨湖森林公园、城市饮用水源涵养林、大型林苗基地、退耕还林基地等城郊围城林,森林总规模达2万公顷以上。围绕主城区形成了6个单体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
在远郊构建屏障生态圈。以东部和西南部山区森林、南部大型林苗基地、江淮分水岭脊线区域和环巢湖区域水土保持林、速生丰产林等为基础,合肥构建了一条总长约260公里的生态屏障线,森林总规模达4.5万公顷以上。
率先探索林长制和排长制打出创新牌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即使在工作日,也有不少游客。这个紧临南淝河、十五里河入湖口的森林公园,面积1072公顷,其中森林面积占比约3/4。森林公园内植物多达280余种。杨树、水杉、女贞、湿地松、香樟、桑树、乌桕、棕榈、木芙蓉等植被丰富。该公园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合肥标志性的生态群落,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成为全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有效维护园区内的生态环境?园区的运营管理方——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方彪认为,设立林长制以后,与林长的直接沟通让园区的维护效率变高。
事实上,林长制改革首先在安徽省推行。自2017年3月开始,安徽省率先在全国探索并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今年4月,国家林草局同意支持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林长制改革在全省范围内蔚然成风,“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林长责任体系逐步落实。
2017年,安徽省率先探索推行林长制改革后,紧随其后,合肥开始探索推行林长制。围绕“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合肥开启了实施林长制改革创新的步伐。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各级林长4584个,其中市级19个、县级212个、乡级1155个、村级3198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工作全覆盖。
在生态建设上走出创新步伐的不只有林长制,结合全市治河难点,因地制宜,开创“合肥治理”模式——继河长制之后,合肥市建立排长制。全市157个入河排污口共设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的“排长”102名,解决治水“最后一公里”落实问题。
记者了解到,排长将按照“一个口子、一名干部、一整到底”的要求,抓好排污口整治管理。排污口水质怎样?排污口污染源来自哪里? 排污口整治进度如何?这些都是排长需要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排长还负责排污口日常监督巡查。排长制的设立,让“一口一策”成为可能。当前,合肥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增绿护水,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生态环境。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赵佩娟/文陈安云/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27日上午,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华大典·理化典》新书在合肥发布,标志着中国...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