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式增长 市场主体突破4万户 23家量子技术企业集聚高新区

高新新闻 2019-10-17 11:03 大字

合肥高新区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10月8日,记者从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该区市场主体突破4万户。据悉,该局企业注册窗口是安徽省首个区级G60窗口,可承办全市12个县区各类企业G60科创走廊异地办理登记业务。

上半年市场主体同期增长近3成

9月底,合肥市高新区的企业注册窗口迎来了该区第4万户市场主体。据悉,去年底,合肥高新区曾通过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业务平台发出的首张异地登记的营业执照,这也是安徽省首个区级G60窗口,可承办全市12个县区各类企业G60科创走廊异地办理登记业务。

高新区市场局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市场主体分析报告》表明,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市场主体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9.1%。其中,企业28224户(外资企业277户),同比增长28.9%;个体工商户10224户,同比增长29.6%。数据显示,合肥高新区从1991年建区到2014年迎来第1万户市场主体,整整花了23年时间。从1万户到2017年的2万户只花费3年时间,从2万户到3万户和从3万户到4万户,用一年时间。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区每万人拥有专利数、每万人拥有法人企业数、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数,均居三大开发区之首。

短期内集聚23家量子技术企业

据了解,该区自从2009年拥有第一家主营量子技术企业后,目前已拥有23家量子技术企业。“其中,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中创为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合肥高新区市场局相关负责人说。上述量子技术企业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到1亿元不等,覆盖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量子通信等多个领域。据悉,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总量的12.1%,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50余家,数量约占合肥市的一半,全省的四分之一。“从新增市场主体在上述产业的分布可以预估产业前景。”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可预见未来3年到5年,合肥量子信息等产业将会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合肥的‘标签’产业。”

何琦李军

新闻推荐

我与肥东县政协的缘分

□殷芳清早一进办公室,看到《合肥晚报·肥东晨刊》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刊登一则“包公故里政协情征稿启事”,有些诧异...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