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探索“种养加游”相结合,专家表示 “他们将成乡村振兴重要元素”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10-15 11:29 大字

■ 本报记者王逸群

25岁的詹新华决定在长丰县吴山镇拿下80亩地。 2014年从江西大学毕业之后,他来到合肥的家庭农场打工,逐渐萌生了建个果园的念头:“要做当地最好! ”

当年底,这个90后男孩儿靠着借来的启动资金让农场顺利开工。“我给它取名叫‘亲沐’,寓意是亲近自然、沐浴阳光。 ”詹新华说,刚开始他对水果种植一窍不通,只能向附近的农民虚心请教。从园区规划、土地平整,再到果树栽种,他都亲力亲为。

“我就奔着打造品类专一的精品水果。 ”为此,詹新华从日本学习管理模式,还引进了新品种水蜜桃,并成为当年合肥首批种植夏黑葡萄的一员。到了挂果时节,看着满园的鲜果,他心里美滋滋的。

迎来首年丰收,如何给产品找销路的现实问题,立刻摆在了这个毫无销售经验的年轻人面前。 “没有客户资源,我就只能让朋友介绍,第一年一半的产量全是送出去的。 ”由于詹新华种植的水果口感极佳,在送出近10万元试吃产品后,他也收获了客户如潮的好评。

“我赶紧利用当时很火的微信社交平台聚拢了客户资源。 ”他说,在第二年挂果前的一个多月,他通过微信预售的方式,很快解决了销售问题。“现在我种的水蜜桃每斤20元还供不应求,农场经营了5年时间,每年盈利30多万元。 ”如今,合肥周边的同类农场越来越多,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杀出血路,詹新华计划再引进几个新品种,并尝试采摘游和农家乐。

在合肥农夫市集发起人周波看来,“亲沐”之所以能在众多亏损的农场中实现盈利,最重要的原因是选品优势。 “他不像很多新农人上来就搞田园综合体,种很多品种。 ”周波认为,一方面,品种少投入小让农场负担较轻,另一方面专注单品也能让种植体系很快走上正轨。

在詹新华实现盈利的第一年,黄山区太平湖镇的谷阳也踏入新农人圈子。这个在北京当了2年程序员、3年设计师的青年和几个合伙人,在老家承包了太平湖30年的独家经营权,搞起了渔业养殖。 “农夫市集刚开始那会,我们也学着别人去摆摊。 ”谷阳说,虽然在市集上他家的鱼都是畅销品,但靠零散的消费者无法满足企业的销售需求。

很快,谷阳盯上了合肥的餐饮市场。 “像我们这样大批量的销售商,就需要他们这样稳定的客户。 ”为让产品更具竞争力,他给每条鱼都打上标签,制作了防伪编码系统,甚至还为餐饮企业定制了炖鱼头的专用砂锅。 “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200家餐饮门店,并实现了微信小程序下单功能。 ”他算了算,从找准销售渠道开始,公司销售额已经翻了三番,即将突破千万元大关。

“品种优势、找准销路,都是新农人实现盈利的基础条件。 ”在安农大经管学院农经系主任肖双喜眼里,这些选择生态农业的年轻人首先是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吃得好、吃得放心都是消费者的终极追求。 ”

“目前合肥周边有40家左右的家庭农场,能盈利的最多只有30%。 ”肖双喜认为,考虑打造有机农场有三年的转换期,在保障品种充足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生产规模就成为农场后期能否盈利的基础条件。他建议,蔬菜类农场建设面积不超过30亩、粮食类以20亩起步、水果农场则在50亩至100亩之间为宜。

肖双喜说,农场主还要有品牌意识。 “政府也应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他们背书。 ”他觉得,今后新农人圈子里不会出现垄断的农场或企业,只会相对集中到某个区域,形成种、养、加工、旅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他们肯定会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

新闻推荐

假期过完了老板不见了 合肥“姥爷香”公司两老板不知所踪

拖欠工资、房租、物业费国庆假期回来,老板失联,工资没着落!昨日,安徽姥爷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姥爷香公司)员工们在本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