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的勇气和担当攻克“微机”难关 我国第一台“微机”诞生在合肥的背后故事

合肥晚报 2019-09-25 00:57 大字

如今我们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它的前身——“微机”,相信不少年轻朋友对这个词有些陌生。但对很多小时候课表上有“微机课”的人来说,这几个字可是饱含着岁月的亲切。

你们知道吗?1977年4月23日,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就诞生在合肥。

40多年后的今天,记者来到安徽大学龙河校区,找到中国第一台微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程锦松教授,听程教授跟我们讲述那些年我国第一台“微机”诞生一路走来的故事。

[没有样机怕什么]

“我们要有自己创新的勇气和担当”

从量子通讯到人造太阳再到超导装置……今日合肥,是全国唯一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五大“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城市。

时光倒回到40多年前,“今天我们国家计算机事业发展得很快,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根本不知道微型计算机是什么样的,更别说造一台了。”谈到那时候研制微机的过程,已经85岁高龄的程锦松依然十分激动。

1958年,程锦松从安徽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安徽分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同年被派往北京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参加培训。

1974年,安徽省电子科研所副所长林勋准前往北京四机部汇报工作,得知国内准备研制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消息。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研制出8008型单片微处理机,用于组装微型计算机,即今天的个人电脑。

“那时候我们虽然有大型电子管和晶体管计算机,但一台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计算速度慢、成本高,很难普及。”想要普及电脑,必须首先研制微型机。经过研讨和论证,1973年,第四工业机械部(电子工业部)决定由清华大学、安徽无线电厂和第四工业机械部六所成立联合设计组,研制微型计算机。安徽无线电厂负责总体设计、软件设计、外部设备研制和安装调试,清华大学负责集成电路的研制,四机部六所负责推广应用。

安徽无线电厂真的能承担起这个重担吗?“那时候我们没有经费、没有样机,但我们就是要自己创新,有的就是这种勇气和担当。”程锦松的话掷地有声,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当时作为安徽无线电厂微型计算机研制项目负责人的程锦松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投身到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中去。

[三年多刻苦攻关]

“我们把难关一一攻克了”

程锦松家中书柜里整齐码放着程锦松多年收藏的书籍、期刊,书桌上放着一部台式电脑。

回忆起研发首台微机的过程,程锦松感慨地说道:“研制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技术,美国不可能和我们分享技术,其他国家也还在研制中,没有资料和数据,我们就自主研发,一点点往前推进,把难关一一攻克了。”

最让程锦松难忘的还是在杭州计算机中心借用设备进行模拟调试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工作到12点,但也没觉得累,就想着早点把计算机研制出来,有时候单位会发两个包子做夜宵,当自己舍不得吃,会带回去给孩子吃”。说到这里,他不禁哈哈大笑。

在最后的调试阶段,整个设计组常常是忙碌到凌晨。经过3年多的艰苦攻关,在突破无数技术障碍后,1977年4月23日,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在合肥诞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专家齐聚合肥市稻香楼宾馆,共同见证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真容与实力。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机器,但是通过程锦松收藏的老照片,记者看到DJS-050微型计算机的模样。四四方方的微型计算机,与之前占据整个屋子大小的大型电子管和晶体管计算机相比,体积小了很多。在外观配置上,它没有现在电脑的显示屏,配备有键盘和打印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安徽无线电厂研制的微型计算机DJS-050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工作“重大贡献奖”,在程锦松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奖状的复印件。

1986年,程锦松调入安徽大学计算机系,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2001年从教学岗位上退休。“时代在发展,当今的计算机已逐渐小型化、智能化。” 尽管退休多年,程锦松仍然关注着这个行业,“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事业越来越好,相信未来会有更大发展。”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唐萌

新闻推荐

“粉丝”打卡学消防

9月22日,由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的“荐评网红站,打卡学消防”线下活动走进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蜀山中队,来自广东、山东、...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