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都能“翻” “合肥造”翻译机能听能说,告别语言不通

江淮晨报 2019-09-12 07:33 大字

晨报讯 过去一年,“合肥造”讯飞翻译机2.0作为闪耀的“中国科技名片”亮相博鳌亚洲论坛、世界智能大会和中国进口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场合,并作为“中国礼物”赠与外国领导人。9月11日,记者从科大讯飞了解到,今年年中,讯飞已经发布翻译机3.0版本,系列产品也将亮相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的引导,出国务工、对外交流、商务往来人员日益增多,垂直行业领域的沟通翻译需求越发凸显。

记者了解到,讯飞翻译机3.0增加了新的行业A.I.翻译场景,实现了医疗、外贸、体育、金融、能源、计算机、法律等七大热门行业的覆盖,方便了特定群体进行准确而专业的沟通交流。

同时,讯飞翻译机3.0还新增了多个翻译语种,包括普通话与维语、藏语的即时互译,以及支持老挝、波斯、乌尔都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翻译,此外还支持粤语、四川话、东北话、河南话四大方言与英语的互译,整体支持的语言已经可以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还可识别出多地外语口音。即使遇到“不地道”的外国话,也能听得清、听得懂。

科大讯飞智能翻译业务负责人对讯飞翻译机3.0的升级亮点进行了全面阐释。翻译机作为帮助人与人跨语言交流的工具,需要对对话双方的语言都能够快速准确地翻译。然而,根据市场调研,大家实际接触的外国人往往操着各种口音,且说话语速还特别快,连听懂都很困难。讯飞翻译机3.0为此推出端到端语音识别技术和端到端神经机器翻译技术,使得语音识别效果大幅提升,同时支持多种方言口音的英语翻译,改善用户翻译体验。

在国外,连不上网或信号不稳定是常态,此时翻译机是否能满足交流需求就显得尤为关键。讯飞翻译机3.0搭载了新一代离线内核,包括新一代离线语音识别引擎、离线翻译引擎和高通骁龙八核处理器。离线语音识别训练模型规模扩大5倍,中英文识别率超95%;翻译模型容量增加105%,涵盖词库规模扩大1倍;处理器性能翻倍,0.5s以内就能完成一次翻译任务。

记者了解到,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产业,成为合肥战略型新兴产业的代表。目前,智能语音列席合肥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智能语音产业抢抓先发优势,依托工信部和安徽省合作推进机制,形成集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晨报星级记者 于巧妮

新闻推荐

传承经典 放飞梦想 “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首场活动侧记

领略名家风采,感受文化魅力。9月10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共同主办的2019年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