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人床”到“单身公寓” 合肥人均住房面积的变化反映了行业变迁

合肥晚报 2019-09-10 00:57 大字

○北一环夜景郑成功 摄

○原马鞍山路筒子楼郑成功 摄

汉字“家”的构造,时刻提醒着我们房屋对家庭的重要性。

有了遮风避雨之处,一家人才能安安心心、齐齐整整。翻开城市历史档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合肥人居住环境的变化——草房土屋淡淡退去,改革开放之后的筒子楼、单元楼依然历历在目。现如今,二室一厅、三室一厅成美好生活的“标配”,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层、别墅成努力追寻的“目标”。

70年变迁,房屋面积的大小便能直观感受。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合肥房地产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合肥晚报想先从面积说起。

公房分配最先成为“主流”

1979年是合肥住房史上一条“分水岭”,在此之前,住房是福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实物分配制度。

“解决住房问题的政策能不能宽一点?”改革春风中,这个想法掀起了国内住房制度的变革。上了年纪的合肥人都还记得,那个时期市内较大的机关和企业都各自设有房管机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政处设房管科,市人民政府设市直机关房管所,单位自管房面积加在一起超过了10万平方米。

1981年,合肥市成立了房屋普查领导小组(后改为房地产普查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这是合肥市首次房屋普查。根据测算结果,当时合肥人均居住面积才3.7平方米,相当于一张单人床的大小。最终普查结果显示,当时合肥公产住宅房建筑面积1703.7万平方米,其中市房管部门直管和各单位自管的合计占全市住宅房总建筑面积的96.36%。

住房靠分,进了单位便意味着拥有住宅指日可待,所以大部分人没有买房的意识。最先沐浴改革春风的沿海地带,商品房买卖已有雏形。1985年,合肥才开始显露出选购商品房的迹象,那一年合肥首次开展私房产权登记发证工作。

一批商品住宅小区脱颖而出

就在房屋普查的过程中,一批本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萌芽生长。

1983年4月,合肥市首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公司成立;5个月之后,合肥市长江路、金寨路沿街改造工程指挥部成立;又过了一年,合肥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抢夺机遇,这三家公司成为合肥市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随后,市第二建筑开发公司、市新型建筑材料房屋开发公司、合肥建筑集团房屋建设开发公司、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总公司相继成立瞄准了“房地产开发”这块肥地。

从福利变成商品,合肥第一批商品住宅小区也脱颖而出。那个年代,如果你说自己住在西园新村、琥珀山庄、南园新村,便能在交流中收获满满羡慕的眼光。

1988年,房改正式全面试点。《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实施让住房这个大宗商品迅速进入消费市场。十年时间内,合肥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有百余家。其经济性质既有国有、集体,又有股份制、联营、私营、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

1998年7月起,国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这一刻起,原先的福利分房制度被废止,标志房地产开始市场化。这一年,合肥市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从政策上退出历史舞台,合肥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

众多知名房企入驻合肥开花结果

过去,筒子楼和单元楼就像是香饽饽,家长里短热闹非凡。当商品房兴起时,原先住在一起的人们被快速剥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本。与此同时,住房经济由机关和单位主导开始向市场需求发展转变。

2004年至2013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万科、保利、中海等大批全国知名房企纷纷进入合肥,造型风格不一的住宅小区陆续地出现在城市中。这些房企在带来先进开发理念的同时,也为合肥人居家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百花齐放也各具特色,各房企从简单卖房到公寓开发、代建项目等多个“枝头”开花结果。为此,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强宏观调控,严格落实各项调控政策,确保合肥市住房市场稳步发展。

根据《合肥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住宅投资1095.45亿元,增长27.2%。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9平方米。

这意味着,数十年的时间内,合肥人均住房面积由“一张单人床”扩大成“一间单身公寓”。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关于《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