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停了 是风向变了 90后创业者扒掉“共享外套” 让行业回归本质

安徽商报 2019-08-23 06:03 大字

曾几何时“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无数“追风少年”跟随周期浪潮奔袭,试图分取一杯羹。但近来一波风口创业者纷纷折戟沉沙,后来者便“见风使舵”,急转船头,90后合肥小伙子徐诚达就是其一。

[逆势]调转船头 不做风口上的“猪”

2013年,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徐诚达进入合肥一所重点小学当上了一名美术老师。但只呆了半年,就转行做了电商运营。在“实战”中,了解“用户”“视觉”“产品”“流量”这些名词背后的意义,逐步形成一套战略体系,为后来的创业打下基础。

“三十而立”,在徐诚达看来,30岁之前就是要折腾。2016年,他通过招考,考入安徽省盐务管理局。

一天中午,在上班的路上,徐诚达边开着车,边转动“小宇宙”。想到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何不也追一下风口?于是,萌发了共享健身房。

有人创业,是因为爱好;有人创业,是因为生计;有人创业,是因为梦想。彼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像一股风潮吹遍大江南北,各种项目层出不穷,资本、风投望眼欲穿。徐诚达的创业,真的是为了创业。

那天午后,徐诚达找了另外三个合伙人,四个人便一同攒“项目”,项目名称就是共享健身房。和单车、充电宝相比,健身显然不是“刚需”。如何刷流量,实现盈利?这个问题困扰着徐诚达和他的创始团队。而后整整一年时间,他们都在打磨项目,路演、路演、再路演,试探这种共享模式会不会受到资本的垂青。低现金流、高负债率,结果,这条路根本走不下去,共享健身房直接夭折在PPT里。

[回归]去概念化 戳破行业痛点

共享模式没有上马,没有融资成功,但健身房却开了起来。2018年3月,一家名为“小蛮熊”的店在合肥开业。咋一看,像是玩具店,又像是儿童乐园,一些大人还会带着孩子上门,走进去才发现是健身房。这就是徐诚达和他的伙伴们开的健身房,但是已经完完全全地“去共享”概念。

“共享”是一种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光秃秃的符号。小蛮熊就是捅开这层窗户纸,回归健身房的本质。

2018年,健身房已经烂大街了,面临洗牌。“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徐诚达想,对顾客而言,健身房的痛点在哪?推销、年卡、冷酷等等。具体来说,就是变着法子哄客户办卡,一年卡、两年卡、甚至终身卡,换取现金流。让客户请私教,却缺少情感的互动,锻炼健身成为一件很酷却很“冷”的事,没有情感的交流。

小蛮熊就是一股清流,500平米左右,小而精,操房、私教室、淋浴间、跑步机、椭圆机等一应俱全。

“如果把高端连锁健身房比作沃尔玛,那我们就是7-ELEVEn(日本零售业巨头,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徐诚达说,小蛮熊针对年轻人,拒绝长期捆绑,推出“按月付费”,而且微信购买,电子会员卡,客户可以扫码进入,24小时自助服务,不管是夜半三更还是晨光熹微的时候,都可以自己扫码刷脸进入健身房锻炼。“许多会员,在月卡体验后,就自动续办季卡、年卡。”

“这种体验,就像是逛服装店,我们就像优衣库,没人跟着你推销,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突破]

打人情牌 发挥社交属性

健身房另一个问题是同质化严重。徐诚达认为,内容和服务是两个突破点。

在内容上,他们形成了会员卡、私教、训练营、免费操课、Sup团课这个消费闭环。同时,推出丰富、专业的标准化课程,比如,蹦床、踏板等等。

健身大军中比例越来越重的千禧一代,越走上云端,社交就越少,因此健身房需要提供充满娱乐和互动的团体课程。徐诚达说:“我们莱美课,两三名教练带着麦在前面喊,下面‘嗨’成一片,像酒吧、像夜店,气氛燃爆,让年轻人完全释放自己。”

不管是跳操的妹子,还是撸铁的汉子,即使是在健身房同样希望能保持社交互动的状态,去展示自己的身材或者生活方式。“我们教练会建群,把团课会员都拉进来,每节课会给会员拍照,甚至要P图,把妹子们都P成大长腿来满足她们晒图的需求。”

2019年,小蛮熊开设了第二家店。最近,徐诚达和他的伙伴们准备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张。从追风口到等风来,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热点”潮退,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为导向的变革,决定他的不再是投资人,而是客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 文/摄

周继龙/图

新闻推荐

合肥2019年度 城乡居民医保 9月1日开缴

本报讯9月1日至12月20日,参加合肥市2019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者可进行缴费。记者近日从市医保局获悉,根据《合肥市2019年城...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