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间全市工业总量 实现五个量级飞跃 1978年以来,工业投资实现超千倍增长

江淮晨报 2019-08-22 09:24 大字

过去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6个省级产业基地已集聚行业重点企业101户;1978年以来,工业投资实现超千倍增长……8月21日,江淮晨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0年间,全市工业总量实现了五个量级飞跃。

战新产业

过去五年增加值年均增长20.6%

2013-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由42.4%提高到76.9%,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1.4%,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1%,高于全市工业7.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1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2.3%,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10.5%,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8.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产值增速均达20%左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6个省级产业基地集聚行业重点企业101户

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合肥市已获批新站区新型显示、高新区集成电路、高新区智能语音、高新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经开区新能源汽车、经开区文化创意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精准医疗、智能汽车18个重大工程和专项,基地、工程、专项的数量占全省25%以上。

截至目前,6个省级产业基地集聚行业重点企业101户,比2015年增长158.92%。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基地共引进重点项目155个,投资额超400亿元。

各类研发机构已经突破1400家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突破140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4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00个;建设院士工作站59家,在肥服务“两院”院士总数达123名。

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24%,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75个,新增专利申请数1156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项。

科技

创新发展之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回望合肥走过的艰难且富有成效的创新发展之路,可以大致概括为五个阶段:科技事业起步阶段(建国前后—70年代);科技资源聚集阶段(7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另外,创新体系搭建阶段(改革开放—2004年);科技创新试点阶段(2004年—2016年);高定位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

截至去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110户

近年来,主要创新指标持续“两位数”高速增长,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2018年,合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10户,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9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2831件、5597件。在英国《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50强评选中,合肥位列榜单第27位。

通过构建形成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合肥已建成众创空间75家,在孵团队1906个,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在孵企业1832家,获批国家“双创”基地3家。全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每年增长100家以上。

工业

70年建工业总量实现了五个量级飞跃

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工业仅有一家小发电厂,一些铁匠铺和卷烟小作坊,年工业产值不足千万元。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时,全市工业企业也仅有36户。70年间,合肥工业总量实现了五个量级的飞跃。

1957年,合肥工业首迎年产值“亿元时代”;1973、1991、2006、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十亿、百亿和千亿、万亿元。合肥用18年实现十亿元向百亿元的艰难爬坡,用15年实现百亿元向千亿元的跨越、用10年实现千亿元向万亿元的飞跃。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1979—2018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93.5倍,年均增长14.7%,快于同期GDP增幅1.7个百分点。

工业增速始终保持省会城市前列

进入新世纪以来,合肥工业在省会城市的位次不断前移。工业总量相继超越南昌、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由2005年的省会城市第18位,到2014年的“新跨越、进十强”,全市工业增速始终保持省会城市前列。

“十三五”前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高于中部省会城市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3%,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

截至去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已有99户

无论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还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壮大。2000年,全市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仅9户,2018年达99户;2004年诞生了合肥首个100亿元企业——江汽集团,到2010年全市百亿企业增至5户,2018年达11户。联宝电子成为合肥市首个年产值超600亿元企业。

已有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

70年间,合肥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综合性制造业体系,现已拥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构建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目前,合肥已经拥有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1978年以来,工业投资实现超千倍增长

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全市工业投资由1978年的不足亿元起步,实现了超千倍的增长。特别是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工业投资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826.7亿元,是“十五”的11.2倍;“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600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

2016、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总量均突破2000亿元,2018年又实现了17.5%的增长。高质量投入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晨报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合肥消保委专家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夏伟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陶伟)记者从合肥市消保委获悉,8月20日,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涉及...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