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上瘾,如何应对?

安徽日报 2019-08-06 06:58 大字

今年年初,国家网信办指导并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六一”儿童节前夕,防沉迷体系覆盖范围再次“升级”,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西瓜视频、好看视频、哔哩哔哩、秒拍、梨视频、微博等14家短视频平台,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PP视频等4家网络视频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如何应对短视频上瘾?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黏屏”现象突出 “放松休闲”成首要诉求

“孩子暑假里整天就待在家里,玩手机,看抖音小视频,一看就是一天,甚至吃饭时也手机不离手。刚开始让孩子看抖音,是为了让孩子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动作。后来,孩子渐渐迷上了抖音,刷抖音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就把手机上的抖音APP给卸载了。可是,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经常跟大人作对,趁大人不注意,就偷偷重新安装。”合肥一位学生家长刘女士提起马上就要上初三的女儿时,直摇头。

《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短视频成为网民最大众化的视频应用,是网民日常跨屏应用的核心组成,用户对电视与短视频的评价在功能属性和内容特点上形成互补。在短视频使用动机上,“放松休闲”是用户的首要诉求,其次是“获取信息、知识”和“社交分享”。在内容需求上,泛娱乐仍是用户刚需,知识和泛资讯需求旺盛。去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牵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

短视频新式新颖、内容新奇、轻松幽默,很容易抓住用户的心。短视频吸引力很强,别说青少年,就连成年人也难以抗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友已经习惯手机碎片化阅读。短视频以可视化、碎片化等特点,迅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满足了用户视听和表达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主任周荣庭认为,短视频具有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个性化等特点,互动性强,内容很“潮”,适应年轻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契合了他们追求个性的特点,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认可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表达。

“青少年好奇心强,爱模仿,但是信息鉴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误导,因此适当控制青少年观看短视频很有必要。不过,短视频内容引人入胜,完全杜绝青少年对短视频的接触,不太现实。”周荣庭认为,青少年追求短视频这一新兴事物无可厚非,但要合理控制观看时间,防止青少年盲目模仿,被不良信息误导。

陪伴交流合理引导,让青春“动”起来

“平常忙于工作,和孩子交流太少。孩子一个人在家也很孤独,看抖音也在情理之中。”刘女士坦承,孩子沉迷抖音,也不能全怪孩子,作为家长也有责任。

与刘女士不同,合肥一位小学生家长何先生在正确引导孩子观看短视频方面的做法,值得点赞。“刚开始,儿子看‘哔哩哔哩’短视频没有节制,有一段时间看得眼睛甚至充满了血丝。于是,跟儿子交流,告诉他长时间看视频,不仅有损视力,危害健康,还耽误学习。后来,我与儿子‘约法三章’:每天他写完作业后,可以看20分钟视频。”何先生说,短视频用得好,也可以成为一种亲子的好工具。现在他时不时为孩子拍摄一些关于做家务、运动方面的生活小视频,虽然点击量不是很大,但是儿子乐在其中。

去年安徽省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出,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多到社会实践中长见识、练本领,防止沉迷网络。

安徽省各地也在积极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在亳州市谯城区,各个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教育活动上,各学校充分利用班班通、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结合具体的案例及学生讲身边的故事,剖析上网打游戏、聊天等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深刻认识网瘾的严重危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对学生健康上网进行正面引导,引导学生控制自身,努力规范自己,做到健康上网。同时,各学校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发放倡议书等方式,一个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

“学校不妨多组织一些线下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通过研学旅行,让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认知水平。”周荣庭建议,多让学生走出户外,让青春“动”起来,避免孩子沉迷在网络视听等虚拟世界当中。

强化监管平台自律,增加优质内容供给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少年防沉迷试点工作开展2个月以来,约4.6亿短视频用户每日收到青少年模式弹窗提示,5260万人次访问青少年模式引导页。

但是,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仍有不足之处,比如系统需要依靠用户自主选择才能发挥作用。“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加大对短视频的监管力度,把一些小的短视频平台也纳入监管范围。”周荣庭建议,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主动识别未成年用户,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同时,要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搜集、处理、组织、传播等方面,提高信息使用能力,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基准”。

除了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平台也要加强自律,承担起审核责任。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万家山建议,短视频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审核机制。目前,单纯依靠人工审核效率很低,可以运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利用机器对内容进行智能审核,实现机器智能审核与人工审核相结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审核效率。对发布违法违规内容的创作者,平台应该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内容、封禁账号,不能让其成为滋生不良内容的温床。

“一些短视频平台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充斥着荒诞离奇、搞笑搞怪等方面的内容。搞笑搞怪成为网红,名利双收,形成不好的示范效应,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短视频内容要注重质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比如,中科院开设抖音号,介绍前沿科研成果,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很受欢迎,值得肯定。”周荣庭认为,要增加优质内容供给,让短视频平台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不断优化内容池建设,侧重为孩子们提供自然科普、人文历史、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优质内容。

新闻推荐

声音形象宣传片《蜀山声音》发布

本报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蜀山区精心制作了全省首部区级声音形象宣传片《蜀山声音》,用一个个发展历程中的经典原...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