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酷暑中,在市民目光难及的一个个角落,特种设备维护工作者挥洒汗水,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用坚守与付出,维系城市正常运转与市民便利生活 “特工”盛夏出击 敬

安徽日报 2019-08-04 06:35 大字

8月1日,又是骄阳似火的一天,合肥市最高气温达38℃。酷暑中,不少特种设备仍运行如常。这背后,凝结着特种设备维护工作者的滴滴汗水。他们自谑为“特工”,在炙烤中燃烧着激情,释放着活力,守护着特种设备的安全,保障着城市的秩序与市民的便利。“特工”往往会被我们在不经意间忽略,惟有烈日见证着他们任劳任怨的身影。

“污水处理流量计全天候运行,只能实地校准,气温再高也要克服。”

“污水抽完了,开始吧!”上午8点半,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流量计量科学研究所检测员韦刚对两位同事说。今天,他们要对小仓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量计进行年检。埋藏在污水池中的流量计,可用于测量排出的污水量,以结算处理费用。

作为合肥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0万吨,流量计调校马虎不得,须用超声探头测量流速,换算成流量,再与流量计比对、调校。

此时气温已升至35℃。穿上防静电服,戴上安全帽、防毒面具和手套,韦刚沿梯子下到一个6平方米见方、5米深的污水池底。同事余军和胡昕随即用绳索吊下检测工具。韦刚找出打磨机,开始清除水管表面锈迹,一时间火花四溅。

别看池子幽深潮湿、阳光很难直射,然而并不通风,还泛着阵阵怪味。不一会,韦刚的工作服就汗湿了。

酷暑下,记者的T恤也被汗水染出一大块印记。胡昕见状,递来一瓶已晒得温热的纯净水。“没给韦师傅水吗?”记者问道。“工具太多,水就放不下了。再说哪顾得上喝呀?”胡昕说。

20多分钟后,韦刚爬上池口,安全帽上沾着点点锈迹。他摘下满是雾气的防毒面具,脸上黏着汗水、污泥与锈水,一时间睁不开眼,不停地喘气。“污水池里非常闷热,并散发出有毒气体。很难长时间作业,必须上来歇歇。”一旁的余军说。

缓了不到3分钟,韦刚带着余军再次下池,分别把两个超声探头置于管道两侧,再调试、准备,1个多小时后才开始正式检测。其间,两人多次上下污水池透气、喝水,汗如泉涌。胡昕一直在池外观察检验显示记录器,记录污水流量。“这是个细活,急不得,我们都习惯了。‘抗热’盛夏的必修课!”胡昕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次检测流量计,要取3次数据进行比对,全程需12小时。持续高温,更要保证流量计精准,检测耗时也更长。“污水处理流量计全天候运行,无法拆送到实验室,只能实地校准,气温再高也要克服。”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流量计量科学研究所所长袁利根告诉记者。

“喝了近10升水都没上过一次厕所,全在天然气罐里蒸发掉了!”

韦刚的同行们,在合肥市的另一边奋战。10点多,烈日当头,热浪滚滚,汗滴即化。来到安燃燃气有限公司龙塘加气站时,记者的思维被曝晒得接近停滞。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压力容器检测中心的7位检测员,5点多就在这里检测天然气罐。连日高温,加气站为保证安全已经停气,这期间恰好留给检测员检修天然气罐。

进入检测现场前,记者必须上交手机,再和检测员一样,戴上沉重的安全帽,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后,记者立马感到闷热、难受,走几步就要喘上一口气;汗水瞬间在衣服上四散铺开,根本止不住。

检测员谢赛南和同事蹲在一排天然气罐前,从笨重的工具箱中取出并拼装好检测仪,贴近罐体,像戴着听诊器的医生那样仔细检测天然气罐。小谢介绍,天然气中含有杂质,会腐蚀罐体和焊缝,必须及时检查以免发生意外。高温下,罐体受热更强,更要认真“诊断”其外观、壁厚和焊缝。有时还要钻进60℃以上的罐内边“烤”边查。

阳光依旧耀眼,作业时体感温度在50℃以上,汗水早已将工作服浸湿,不过没有一名检测员躲到阴凉处歇息。喝上几口水、擦上一把汗,就算是放松了。

豆大的汗珠像自来水一样不停地顺着面颊流下,谢赛南却像雕塑一样不以为意,不放过排查罐体的每一处。“我以前也和你们一样细皮嫩肉,工作以后却被晒成了黝黑大叔。”谢赛南打趣地告诉记者。

持续6小时的检测行将结束,检修员们稍事休息,一会儿还要赶往另一处检修点。谢赛南边大口喝水边对记者说:“昨天自带的水喝完了,又喝了8瓶矿泉水,喝了近10升水都没上过一次厕所!全在天然气罐里蒸发掉了!看看今天能否再创新高!”

“车厢里40多摄氏度,汗不停地出,擦了也白擦,没想到带纸……”

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南京动车段合肥南动车运用所,动车组列车定期在这里检修养护。

“这个天在室内工作,是不是好受点?”记者问道。二级修班组地勤机械师叶舒婷说:“你进检修库就知道了!”

刚进检修库,记者就感到热浪全方位袭来:它们郁积在密闭的室内难以散发,如同一张无形幕布笼罩在四周,聚集在身边,把检修库变成了“桑拿房”,让人沉闷、凝滞。虽然检修库设有通风窗、通风空调和一些制冷机,但在高温下,作用微乎其微。“蒸桑拿”的滋味,绝不比露天作业好受。“刚进库都要适应‘温差’。这段时间室温都在50℃以上。动车刚进场时,车下温度更接近60℃。”叶舒婷告诉记者。

检车线上,几十名工人在两列动车间穿梭忙碌,藏青色工作服已被汗液染成暗蓝色。自暑运开始以来,二级修班组任务量加重,每天工作近12小时,日均检修4组至6组动车,7月份已检修86组动车。

动车驶入检修库,经过一系列安全防控措施后,打头阵的客服组便跑进车厢,检查座椅、空调、电茶炉等部件。“所有检修流程都分为无电和有电状态。现在是无电状态,车内空调都关了,特别热。”客服组检修员孙兴宇说。他和同事们在漆黑的车厢里打开小手电,娴熟地巡视。所到之处,留下浓重的汗味。

5号车厢车门顶板被打开,车门检修组组长杨雪正抬头检查线路,脸上密布汗珠。“一组动车22扇门,检查完一扇门要40多分钟,今天还要再检查4组车!”杨雪告诉记者。就在执笔记录时,几滴豆大的汗珠从记者脸上滑下,落在采访本上。杨雪想给记者递纸巾,可是翻遍口袋也没找到一张。“车厢里40多摄氏度,汗不停地出,擦了也白擦,就没想到带纸……”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现在10分钟就能吃完午饭!”走行组检修师夏宝琪自豪地告诉记者。无电时的车底作业,走行是第一道工序,主要检修动车底盘、转向架等部件。暑运期间任务激增,16名走行组检修师必须上、下午各检修2组车才能确保进度。这,只能以顺延并缩短午饭时间为代价。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再忙一会!”当记者问及工作中是否会更换工作服时,每位检修师都这样异口同声地回答。

新闻推荐

3号线多个站点 道路本月放行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轨道集团获悉,随着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建设的加快推进,施工封闭区的道路逐步恢复。截至目前,3号线已完...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