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嵌入”社区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庐阳区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合肥晚报 2019-07-22 01:01 大字

在全省率先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率先开展“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指导试点计划”······近年来,面对老龄化挑战,庐阳区立足实际、主动转变思路、积极创新举措、瞄准短板发力,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嵌入式养老服务

2020年实现辖区全覆盖

庐阳区作为中心城区,养老服务用房、用地紧张。面对深度老龄化的区情实际,庐阳区在全省率先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利用社区中的公建配套设施,打造“机构+社区+居家”的为老服务综合体;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让专业的社会组织、企业运营,为附近老人提供文体活动、医疗护理、日间照料、用餐等养老服务。

这一模式,既弥补老城区难以建设大型养老机构的短板,也满足老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目前,该区已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6家,辐射服务老年人万余名。另有5家嵌入式养老机构在建,还有多家在规划之中。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全覆盖”的整体思路,嵌入式养老服务将于2020年实现辖区全覆盖。

系统布局站点

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将建成

庐阳区还积极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全员覆盖的站点体系。

一个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筹规划辖区养老服务资源,负责各类养老服务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养老成果和资源展示、养老服务政策宣传,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孵化等。

每个街道(乡镇)设置1个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本区域的涉老资源整合,提供一站式涉老政务咨询和业务办理,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供转介服务。

每个社区(村)设置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年人就近提供日托、全托以及上门服务,服务项目包含助餐、助浴、文体娱乐、康复护理、教育学习等。截至7月1日,全区已建成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站点54个,覆盖率约达到90%,位居全市第一。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预计2019年8月将建成运营。

聚焦短板发力

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人

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居家养老问题一直是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短板,为此,庐阳区聚焦短板、精准发力,推出一系列积极举措。

2018年,该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指导试点计划”,探索以辖区范围内失能失智老人家庭为对象,以“分片培训+集中提升+跟踪回访”为方法,以“专家授课+视频图文+现场指导”为手段,建立专业化、系统化、常态化家庭照护指导机制.

2018年开始,庐阳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智慧化服务两个项目正式启动。该区将服务对象限定为:户籍地址在庐阳区范围内、与现有长期固定居住地址一致,且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空巢、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的内容为对老人居住的室内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配备生活辅助器具、配备智能化为老服务产品等。目前,两项目已确定各100户家庭改造对象,预计2019年8月份全部完成。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庐阳区积极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助餐工程”建设。按照“中央厨房+社区食堂+小区助餐点+配送入户”,或者集体送餐的模式,在辖区59个社区推广建设社区食堂或助餐点,以优惠价格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政府对就餐老人提供3-5元不等的餐补,并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送餐费由政府承担。

余波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创新,驱动合肥“快进”

(上接1版)“除了资金和场地支持,我们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江如海说,得益于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这片热土,他们1...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