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扫帚”到立体化机械作业保洁 他见证合肥环卫事业的突飞猛进

合肥晚报 2019-07-17 00:51 大字

从一个毛头小伙到熟练掌握各类环卫车辆维修的行家里手, 58岁的解春生,在环卫车修理岗位一干就是39年。

解春生是合肥市瑶海区城市管理局汽车队副队长,在近40年的工作中,他修理过无数辆环卫车,从最开始老解放牌车辆,到如今各类智能化、自动化专业的环卫车辆,经历了六七次环卫车辆的更新换代,见证了合肥环卫事业的突飞猛进。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1980年底,解春生高中毕业,成为合肥市环卫处机修队一名维修工。

“那时的环卫车以老解放牌为主,车辆构造简单,主要是发动机和油管。”解春生说,当年他参加工作只有19岁,完全是一名车辆维修的“门外汉”。

为了掌握车辆维修技术,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一方面买回大量专业书籍,利用休息时间认真自学、钻研。另一方面利用每一个厂家技术人员来队里的机会虚心请教,认真研究新式机械设备、车辆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凭着一股钻劲,他边工作边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熟悉了解了各类新式设备、车辆的技术性能,成为一名维修的行家里手。

除了修车技术精湛,解春生还是一名“精打细算”的维修工。对于日常维修中已换下的汽车零件,他从不随意处置,而是经常利用工作空余时间,精心将他们分类、解体、整理、维修,能修好就重新组合装配备用,每年可以为队里节约10万元左右的开支。

经历历次环卫车辆升级换代

在上世纪80年代,解春生刚参加工作时,合肥的环卫是“一把扫帚”扫遍大街小巷的时代。尤其是环卫机械化水平不高,环卫工具以木头人力车、小四轮、敞篷垃圾运输车等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化保洁要求越来越高,合肥的环卫事业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6年,合肥市组建第一支城管队伍,各辖区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具体的城市管理工作。2009年,合肥组建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将城建系统涉及城市管理的相关机构及其职责划入城市管理局……

“密闭垃圾运输车、真空吸粪车、高压冲水车、机扫车……现在的环卫车辆越来越先进,不少还是电脑控制系统。”解春生说,近年来,随着环卫设施投入加大,以往单一机械式的垃圾中转设备、车辆逐渐被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设备、车辆取代,城市环卫迈向立体化机械作业的深度保洁。

“在我工作的近40年间,经历了六七次环卫车辆的升级换代,这也是合肥环卫事业发展的鲜明表现。”解春生说。

见证合肥环卫事业发展

58岁的解春生,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随着合肥环卫市场化,他也是合肥市最后一批城管系统垃圾运输车维修工。

“我们队里人员最多时有10多个,但现在只剩下3个人了。”解春生说,虽然瑶海区每天有50多辆环卫车在运行,车辆维修的任务已逐渐转交给市场化的专业维修团队。

“市场化的维修团队熟知智能化环卫车辆的性能,人员更加专业化,效率更高,车辆出现故障可以随到随修。”解春生说,虽然自己这一职业正在消失,但这是环卫市场化运作的必然趋势,城市保洁进入精细化时代。

在近40年的工作中,解春生获得了众多荣誉:省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七五”建功者二级奖章、全省环卫系统先进个人、合肥市劳动模范(模范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面对即将离开自己奋斗与付出一生的环卫事业,解春生表示自己觉得“很欣慰”。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卫工作越来越重视,市民的卫生素养也越来越高,城市面貌不断美化,城市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解春生说,他也期待着合肥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

杨晓雨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 文/图

新闻推荐

修桥封路公交车临时调整走向

家住肥东的市民注意啦!日前记者了解到,因三十埠大桥修建封路,为确保乘客出行,合肥东鼎公交有限公司对途经该处的354路公...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