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转化提效率 “亩均效益”促转型 合肥经开区重塑制造业新优势
《经济日报》7月13日头版头条报道
6月18日,协议投资额约800亿元的99个重点项目在合肥经开区智能装备科技园集中签约,其中外资项目18个。随着又一批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的项目落地生根,合肥经开区“4231”的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4个千亿元产业、2个500亿元产业、3个300亿元产业、1个100亿元产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合肥经开区,全面布局“二次创业”,勾勒出新的发展蓝图,重塑新的竞争优势,在创新提升方面率先一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科技+产业”——
构建科技企业成长生态体系
风景旖旎的南艳湖畔,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监测大厅里,城市桥梁及燃气、热力、供水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况一目了然,未来这里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基地。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告诉记者,“我们打造的城市安全管理‘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50余个城市,今年计划推广到国内100个城市,5年内我们有信心扩大到2000个城市,实现千亿元的产值”。
“科技+产业”战略,正在合肥经开区集聚新一轮发展动能。
冰箱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笔记本电脑产量占世界的八分之一,以建成区占合肥市0.64%面积的土地,贡献全市约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
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合肥经开区一方面加快企业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孵化器,嫁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联产业,加速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与清华、天大、北外、中科大、哈工大、安大等大院大所良性互动,推进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七大创新平台”产业化,加快构建智能家电、电子信息及集成电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聚焦新能源汽车和存储芯片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新芯之都”,推动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依托七大创新平台,合肥经开区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四个倍增”(数量、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计划,运用“创新券”、科技贷、高企贷等金融手段,设立基金大厦,聚集大量产业基金,构建科技企业成长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合肥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5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5.3%,全社会研发投入4.5%,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2.8%,授权量年均增长42%。今年一季度,合肥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3%,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高达134%。
“亩均效益”——
刀刃向内推动效率变革
网络玉石雕刻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在哈工大机器人合肥智能装备“双创”基地内,各怀绝技的机器人让人叹为观止。目前,基地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余家,为本地3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一个智能制造产业的示范集群已然形成。
“我们眼前的厂房和脚下的土地,有一部分曾经是日立建机有限公司第二工业园的厂房和土地。”“双创”基地市场部总监钱程告诉记者,因市场原因,日立建机第二工业园建成后产能过剩,土地和厂房处于长期空置状态。合肥经开区支持日立建机科学规划产能,将其724亩土地退回,导入包括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内的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这正是合肥经开区努力打造的“亩均效益高产区”。
弱化速度、强化质量,合肥经开区自2016年起实施“创转升”(创新转型升级)行动,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如何用好“亩均指挥棒”,合肥经开区“创转升”工作组办公室主任李正茂告诉记者:“我区实行绩效评价工程,对企业进行ABC分类,例如大久保机械原为C类,经过倒逼政策刺激,近两年该企业年产值和税收贡献均大幅增长,从C类提升为A类。”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集中,真正达到奖优罚劣的效果。
一退一进,实现了合肥经开区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全区产业转型进一步加快,共盘活低效用地4285亩,嫁接项目将新诞生一个“千亿产值”,布局江淮大众等龙头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发展。同时,土地的效益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区占地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6%、39.5%、23%。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爬坡过坎、迎来新局面的背后,是合肥经开区以制度创新深耕改革“试验田”的不懈探索。(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书香合肥,读书会就像是一个个阅读的磁石,聚集着分散的爱书人。在滨湖世纪社区,“故事妈妈”袁园用绘本搭建起小达人阅读...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