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虽不易,男儿当“子强”
合肥学子黄子强悉心照顾家人,热心帮助同学;高中三年实现飞跃,高考取得佳绩
“感恩家人和帮助我们的人,同时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家住合肥市蜀山区汇林阁的黄子强,妈妈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70多岁的外公撑起了一个家。困难面前,黄子强乐观阳光,悉心照顾家人,热心帮助同学,甚至主动放弃申请助学金,说希望留给比自己更需要的同学……他如同一个散发着热量的“小太阳”,温暖别人,励志求学。
一个小家妈妈身体差外公扛起家
推开门,一张餐桌,几把椅子。卧室里,摆放着简陋的床和衣柜,家里最大的电器是一台两门冰箱。这间50平方米的房子,是黄子强和妈妈、外公外婆四口人的家。
黄子强的母亲刘怀菊因身体原因,每年需要上医院检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上门采访时,她刚从医院回到家。“(检查)费用一次三四百元。”刘怀菊说,自己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是70多岁的父亲打零工扛起了整个家,每月收入十分微薄,一笔检查费足以让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再难,不能苦了孩子。”2017年,经过全家商量后,刘怀菊开始陪读。“学校附近的房子都贵,最后在较远的永和家园租了房,一个月租金1300元。”为了省钱,母子俩的早晚餐就是一碗清水面条,中午一个蔬菜一份汤,偶尔加点荤,“吃饱了就行,哪有那么多讲究”。刘怀菊说着,泪水悄然滑落。
“我不觉得自己辛苦,每个人都不容易。”黄子强坐在妈妈身边,眼神安静而温暖。一件T恤穿了多年,领子已经变形起毛,而他全然不在意,侃侃而谈,聊着学习和生活。
一次拒绝主动放弃了申请助学金
“这是难得的一个好孩子,特别纯真。”班主任王贵老师称赞。升入高三后,当她将申请助学金的消息告诉黄子强及妈妈后,意外地被孩子拒绝了。“我高一、高二申请过了,高三不申请了,有比我更需要的同学。”在班级里,他一直是这样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课间休息,黄子强的书桌旁围满了请教问题的同学,老师担心耽误他的学习时间,他却说“不讲明白,自己着急”,然后耐心地为同学讲解每一道题目。
“妈妈,你辛苦了,我来做饭。”每到周五,黄子强就会下厨,帮妈妈做一碗面条。“想到他懂事,成绩好,我的辛苦就值了。”刘怀菊说,身体的病痛,生活的艰辛,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儿子是她坚持下来的动力。
在黄子强的记忆里,寒来暑往,母亲每天都会骑着电瓶车带着他,回到家这个温暖的港湾。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情记忆。
“那天雨很大,风刮得也猛。”黄子强回忆,去年的一个中午,突降大雨,当他走出校门时,一眼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那是母亲披着雨衣,扶着电动车站在雨中。电动车驶过积水和泥泞,坐在母亲身后,感到很温暖,“我感谢她的付出。妈妈很有毅力,很坚强。”他感慨地说。
一路逆袭从市“万名后”到省“前五百”
临近高考,王老师自己压力不小,黄子强反倒“开导”她放宽心:“老师,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发挥。”
当高考成绩揭晓,全班50个人,47个人达到一本线,黄子强考了全班第一名,由中考进校时的全市“万名后”,一跃成为高考全省第431名。
除了学习上的进步,让同学们刮目相看的,还有黄子强的舞蹈。“我都是跟着视频自学,跳着跳着就会了。”在元旦晚会上,他大胆地上台,来了一段热舞。
“他从小到大没上过补习班,没买过辅导书。”刘怀菊心疼儿子,然而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条件又有限,只能尽自己所能做好生活保障,陪着他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默默做好服务。
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母子俩的信念和对生活的希冀。今年高考,黄子强考了629分(文科),他志愿填报了中山大学。这个暑假,黄子强正在和同学们排练舞蹈,他还准备好好学英语。“困难是暂时的,感恩那些帮助我们的人。”他说,期待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要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早日实现梦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赵琳
新闻推荐
下月起市民可领20元健身补贴 合肥拿出200万元为市民健身“买单”,每天走走路就能换补贴
晨报讯每天走走路还能领“红包”,政府来“买单”。7月10日下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市体育局获悉,合肥市2019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