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秦友銮到了夏天就想吃凉的

合肥晚报 2019-07-10 01:17 大字

尽管在合肥已经生活了40多年,但今年102岁的秦友銮依然带有浓重的江苏口音。

如今,她和80岁的女儿陈万秀生活在一起。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能健健康康的,一直照顾着母亲。”陈万秀望着母亲,情真意切。

勤劳独持家

秦友銮的老家在江苏盐城的射阳,父母是农民。

1943年,秦友銮的丈夫陈氏因病去世,那时,她只有26岁。她开始艰难地带着两个女儿过活。好在之后,夫家陈氏五兄弟分家,秦友銮分到了最好的房子和田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两个女儿拉扯到高中毕业。

“母亲除了完成本家农田的耕种收,还会帮着别人家扬场翻场,获取一些零用钱。”女儿陈万秀回忆着。

随女到合肥

上世纪60年代中叶,秦友銮高中毕业的女儿陈万秀和妹妹跟着她在家乡种田为生。

1969年,秦友銮的妹夫从部队转业,将陈万秀安排到了合肥大圩镇的乡镇通信部门,担任接线员。

随后,成家后的陈万秀将母亲接到了合肥,帮着自己带孩子,也可以相互有个照应。从此,母女俩就一直生活在一起。

“后来,我在乡镇从事会计工作,直到退休。”陈万秀补充着。

女儿伺母亲

如今,在大圩镇拆迁回迁房金葡萄家园小区,秦友銮和陈万秀母女俩住在一起。

“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生活相对规律。”陈万秀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有她自己的考虑,“孩子们都忙,有的家里还添了新丁。”

冬天每隔一周,碰到天气好,陈万秀会把母亲睡的垫被、被子从自己住的15楼抱到26楼,晒去阴湿;夏天气温升高,每天为母亲洗澡,是陈万秀的“必做之事”。

时不时,秦友銮的孙子、孙媳妇会前来探望,以帮不时之需,这也让陈万秀深感安慰。

早饭后散步

每天早上四五点,陈万秀就要起床,她要赶在母亲起床前,到周围散步五六里路。

“只有我的身体好了,才能更长远地服侍母亲。”这是陈万秀心中抱定的信念。

等散步回到家里,陈万秀就开始准备母亲的早餐:儿孙们从没间断送来的营养粉、阿胶浆、藕粉,用水一泡,即可食用,再加一枚鸡蛋。利用600元居家养老券兑换的大馍,不饿,秦友銮是不吃的。

早餐后,秦友銮拄着拐杖,跟着女儿,到楼下至少要散步一到两小时,累了就歇歇,歇好了再走。

爱看“向前冲”

午餐相对简单,一菜一汤,秦友銮的主食是面条、水饺、馄饨,外加些西红柿汤,因为她的牙齿已基本脱落。

不管午餐从什么时候开始,11点45分的安徽卫视播放的午间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是秦友銮必看的节目。

“母亲听力下降,但眼力没有问题。”陈万秀看了母亲一眼。

只有到下午1点半节目结束,秦友銮才开始午睡,要睡到3点半左右。

现在是夏天,下午4点半,陈万秀会为母亲洗澡,“天天如此”。

晚餐相对简单:一碗稀饭一个大馍。

长寿多因素

不管听不听得见,每晚,秦友銮都要陪着女儿观看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然后,上床睡觉;而陈万秀则会把电视调到中央四套,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时光。

这,似乎已达成了某种默契。

谈到母亲长寿的原因,陈万秀思索着:“不好说。家族长寿基因?我大姨娘95岁离世,我舅舅现在90岁。夏天,喜欢吃凉食,母亲什么东西都要放凉了吃;性格倔强,生气起来,会用拐杖捣地,砰砰响;自尊心强,能自己做,决不求人……真的不好说!”

也许,正是有了女儿陈万秀几十年无怨无悔的陪伴和亲力亲为的孝顺,才是秦友銮长寿的真正原因,谁敢说不是呢?

汪扬 李光明 吴鸿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摄

新闻推荐

中科大教授荣获西蒙斯学者奖

本报讯记者获悉,日前西蒙斯基金会宣布,中科大几何与物理中心主任陈秀雄教授荣获2019年度西蒙斯学者奖。陈秀雄教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