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雨污混接整治 将基本完成 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为南淝河“减负”
在主城区,过往由于部分雨污管网存在错接漏接,给南淝河水质造成了不小的“负担”。7月7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市正在全面开展雨污混接调查和整治。截至目前,全市雨污混接调查完成率83.7%;整改完成率近50%,预计到2020年雨污混接整治基本完成,届时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现场:建成60余年的老医院雨污分流见成效
坐落于黄山路的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地处老城区繁华闹市,医院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在这所建于1953年的医院内,每天产生排放的污水大约是500吨,这些污水如果“不守规矩”乱跑,将流进周边的二里河箱涵,最终混入雨水管网进入南淝河。
作为二里河流域重点排污单位分流制排水整治单位,市第四人民医院近年来积极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积极营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
“你看,近期刚刚新发现存在一个污水出水点,正在抓紧进行整改,很快就将完工,逐步实现院内雨污水彻底分流。” 指着忙碌的施工现场,市四院基建办负责人龚金祥表示。
南淝河蜀山段西起西二环,东至亳州路桥,辖区范围长约9.7公里,为蜀山区与庐阳区分界河,南岸为蜀山区管辖,河道由市里统一管理,流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蜀山区段南岸排口共计37个,目前已全部实现截污,无污水直排现象。上游随着清溪净水厂和望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竣工运行,南淝河上游每日约40万吨处理后的中水补入南淝河,这些措施都极大提升了南淝河水质,
相关人士表示,现阶段蜀山区南淝河水环境治理一大重点就是要解决旱季截污的雨水排口的源头老旧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没有分流或分流制区域排水户存在混接、错接问题。
措施:蜀山区先行启动大型排水户检测和整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珍贵,市民对改善城区排涝、提高河道水质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雨污管网错接漏接一方面致使大量污水流入河道水体,造成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在雨天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致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增大。
蜀山区市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蜀山区正在加速开展管网源头雨污分流工作,按照先查网格后查排口的方式对南淝河全流域污染源进行全面系统排查。其中,按街道划分网格对网格内每一个排水户内部进行雨污混接排查,再沿南淝河排口顺着市政主次排水管网进行逆向溯源,最后将网格内每一个排水户全部串联形成一个排口对应一个系统排水区域图,这样的做法好处是不会有遗漏。
如今,排查工作已完成,正在根据排查结果进行整改,整改项目已列入2019-2021年大建设计划,分四个批次实施。第一批次一标段施工已进场施工;二、三批次同步进行,计划7月份挂网、8月份进场施工;四批次计划8月份挂网、9月份进场施工。力争今年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面完成整治。
此外,今年3月蜀山区先行启动大型排水户整改工作,按照要求对大排水户接入市政管网的排口进行定位并对混接水质进行检测。目前,外业排查和水质检测工作已完成,全区共75户排水户纳入自行整改范围。按照计划,已完成整改16户,剩余59户建立了“一户一档”,其中11户水质检测合格,21户晴天排口无水。
计划:到明年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雨污混接调查和整治工作覆盖面广、情况复杂,是水环境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全面开展雨污混接调查和整治工作。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分片区、分系统、分流域、全覆盖的系统调查,查清雨污混接现象,大力推进管网整治,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截至目前,雨污混接调查完成率83.7%;整改完成率近50%,预计到2020年雨污混接整治基本完成。
市城乡建设局已经建立了雨污混接整治核查机制,委托第三方单位对各县(市)区、开发区雨污混接整治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及时将核查结果告知属地,杜绝整改不到位、不规范情况。
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肥城区污水向水体直接排放,减少甚至消除降雨时雨污混合水和初雨对城市内河的污染,并提高旧城区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进而改善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难点是部分市民对于这项工作还不是很了解,今后希望能更多支持和理解雨污分流施工,同时也要求各县区在保证雨污分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对大家出行的影响。”许培华 孙雨静 蔡晨晨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背井离乡来带娃,老来漂泊喜愁参半 专家:“老漂族”易有负面情绪,子女应多陪伴
专家:“老漂族”易有负面情绪,子女应多陪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