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手工艺寻找生存延续空间 省政协委员谢海涛呼吁,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融合设计,培养产业新品牌
省政协委员谢海涛日前呼吁,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的技艺特色以及蕴含的实用价值、人文精神、道德教化等内容的挖掘和阐释,从现代文创设计的视角,寻求与现代大众社会生活的契合点,通过产业化为传统手工艺寻找生存延续的空间。
安徽省地处江淮之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谢海涛委员认为,今后合肥、乃至安徽的发展要抓住传统工艺活化的契机,促使文创产业合作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产生更大实效。
谢海涛委员分析指出,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合肥市在文创产业领域,既缺少高端的创意、创新人才,又缺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这导致合肥市在文创产业的最核心层“创意”方面的严重缺失,极大的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合肥市虽建立了一些创意产业园区,但这些园区在产业规划、布局方面严重雷同,缺少特色差异,对传统工艺的创新产业化没有实际突破,阻碍了文创产业的个性化发展。
同时,合肥市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文化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文创产业起步较晚,相较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大,在政策引导,产业布局等方面缺少长远、系统、完备的规划方案。
谢海涛委员还认为,合肥市目前的文创产业上市企业较少,对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融合设计的能力有限,特别是能形成品牌的创意产品更是寥寥无几。没有像“法兰瓷”、“琉璃工房”等这样知名的文创品牌和产品,对合肥市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撑不足。
打造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融合设计的文化产业链,形成互惠互利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需要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徽派文化为依托,通过长期不断的交流,以远大开阔的眼光,以兼容并蓄的精神,共同构建形成地方现代文创产业新品牌的路径。
谢海涛委员呼吁,今后地方政府应组织民间团体、学术机构和业界企业发挥在文创产业交流与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具备条件的区域设文创产业合作基地和平台,以传统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意联盟的形式,切实加强对省内外、国际化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融合设计,培养产业新品牌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为合作各方提供切实服务及建议。
尤其要注重文创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发掘,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谢海涛委员建议,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理论研究学者与民间传统工艺大师、传承人、技师等行业人才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成立联盟等方式提供人才培养平台。其次是培养文创产业新品牌,将优秀的产品和品牌推向市场,还需要具有丰富营销和管理经验的多面人才,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人才。
今后还应成立地方现代文创产业联盟,要在民间自发性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官方的引导与推动。同时,推动向省外、国外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学习先进的文创设计技术和产业化途径。建议建立对内外的文创产业交流平台,对异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口径、文创产品的标准化、文创企业的资质、重点合作项目等进行规范与认定,便于产品和品牌的国际化行销。并定期发布相关调研及合作成果,使合作能够及时、全面的推动地方传统工艺的多维整合。
谢海涛委员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地方资本参与文创产业的投融资,同时减免税收,降低各种准入条件。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文化投融资体系,尤其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注重吸引创投基金关注并投资传统工艺的文化产业,投资此类项目,为其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本报记者 周晓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要不是工作人员介绍,我都不知道我们还能享受资助。”在蜀山区教体局的报名大厅里,家长赵先生正在听工作人员介绍自...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