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行知学校:走特色“行知”路 构建育人新格局

市场星报 2019-06-20 01:00 大字

合肥市行知学校坐落于合肥市瑶海区,是一所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始终践行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五十余载办校历程,二十余载行知思想内涵积淀,让合肥市行知学校形成了一套具有行知特色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在课堂和课程的实践中,学校通过探索行知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通过加大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力度,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彰显行知教育文化。从去年开始,该校又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化的课程和活动,致力于培养有未来视野和国际格局的学生。

国际化课程开拓学生未来视野

6月4日至7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把嶙教授来访合肥市行知学校,为该校学生作了两场别开生面的美国文化交流讲座。把嶙教授以《家国天下,放眼世界 —— My home, My country, My world, My way》为主题,介绍了自己从合肥一中到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求学经历。独特的求学经历震撼了行知学子,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把教授还分享了中国和美国不同视角下的世界、教育理念和家庭生活,充分满足了在场孩子们对异域的好奇心。

从去年开始,合肥市行知学校增加了一系列诸如此类的国际化课程和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更对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视野的学生提供了方向。

2018年,学校新来了一位研究生毕业的老师任巧云,她不仅是思政课的老师,更在学校首开了日语课程,令人耳目一新。任巧云老师的《日语兴趣》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显得与众不同,在学校的发展史上开设日语课程也尚属首例。任老师努力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每节课开始介绍日本文化,会话和对话的设计也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课上穿插五十首相关的歌曲,学生自然地跟学,组织日本文化讨论活动,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校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去年起,学校还开设了俄语课程。今年4月,安徽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与合肥市行知学校共建中俄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揭牌。今年5月,受安徽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邀请,合肥市行知学校俄语社团的学生赴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参加纪念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在线国际交流会。一系列的活动,对于双方开阔视野、增进理解、促进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行知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也得到了高度认可与赞赏。据悉,今年7月,行知学校还将与俄罗斯乌法“哈哈笑”戏剧表演学校进行中俄互访等文化交流活动。

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正不断开拓国际化办学路径,先后开设了俄语、日语、英语等外国语言和文化类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学习中外优秀文化,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基。其中,该校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中开设的线上英语课程也颇受欢迎。据介绍,该课程由加拿大外教担任,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可自愿报名,上课的教室相当于一个大的“直播间”,屏幕那头的外教和屏幕这边的学生可以实时互动,学校的教师也参与其中,学习外教的授课和教学模式。据悉,学校的线下课程也即将启动,预计在部分小学年级组中增设班额,届时,将邀请外教亲自来到学校面对面给学生授课。

主题课程丰富行知校园文化

国际化课程是行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国家及地方课程后,行知学校构建起了有自身特色的行知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连接学生与课堂的桥梁基石,多元化的课程有益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多元发展需求。

“每个月都有主题活动,学校围绕特定的主题,形成了主题活动课程。”据该校科研处主任周向荣介绍,“有围绕元旦新年的联欢和冬季运动,有科技节与公益活动月,围绕四月则有校园读书节、寒食清明祭祖追思、文明礼仪活动月及研学旅行等等。”此外,还有五一节劳动教育、感恩活动月、德育文化艺术教育、儿童节活动、端午节抒家国情怀、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毕业典礼、主题夏令营、教师节演讲、民族精神活动月、体育节、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咏物怀古、重阳节爱老敬老、养成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制宣传月、校园之星评选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还会请全国一流专家来校指导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聆听名师、大家的专题报告,帮助教师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使教育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放眼世界,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拓展师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师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持续发展的学习力。

提到行知学校的经典诵读课程,周向荣主任向记者介绍了两本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品格,推进德育教育,有益于学生的智慧成长。”行知学校编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读本《经典日日诵》和《行知文化综合读本》,涵盖了小学与初中教育阶段。根据学段,每周安排三至五节阅读指导课,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汇报交流会,师生共同畅谈阅读心得。同时还建立班级阅读QQ群或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师生、家长均能在其中分享感悟。

社团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大类、三十多个学生社团课程,为行知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着兴趣养成的平台。学校正不断完善优化现有的各类学生社团课程模式:科技类(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机器人、科技DV、科幻画、航模),艺体类(排球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社、啦啦操、鼓号队、合唱团、竖笛社团、黄梅花儿社团),人文类(读书俱乐部、心理咨询社、文学社),指定活动时间和场地,授课文本从讲义向教材过渡。

其中,创编武术操课程是学校社团课程的一大亮点。“大课间期间,我校全体学生会打这一套武术操。”周向荣介绍说,武术操除了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之外,也是实现学校运动课程校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行知学校还推出了黄梅戏广播体操的校本教材,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黄梅戏与强身健体的广播体操动作相融合,让学生们在婉转的曲调中,感受黄梅戏广播操带来的愉悦,领略黄梅戏曲文化的魅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致力于编写球类、田径运动校本教材,为低年级学生编写健康有益的各类游戏图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运动。还将各类运动课程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将课程融入大课间、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两操之中,实现学校运动课程的校本化。

据介绍,根据学校实际、教师特长和学生学段特点,学校还将逐步开展其他社团活动,如羽毛球队、英语社、美术社、书法社、绘画社、影视社、越野队、棋类俱乐部、手工制作社、科普社、漫画社、管乐团、摄影社、跳绳社、剪纸社等。各社团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包括社团教材研发、学员招募、授课辅导等,可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双休及寒暑假部分时间辅导训练。每学期由学校组织各社团展示汇报,同时组织社团学员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比赛,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具备开放、进取、关爱的品格与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再丰富的多元课程,也离不开学科课程的落实。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学校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学校的生命线。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根本有保障,让学生的学习基础更稳固,也让家长排除了对学习效率的疑虑。学校倡导和鼓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创设富于情感色调、充满智慧张力、具有审美效应、融通生活世界的一系列教学空间、氛围或场景,使教学真正成为自我需求的活动。

学科课程中,通过吸纳活动课程的某些元素,加强学科知识和学生经验或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表达等活动中获取和应用知识,濡染文化,激活潜能,涵育人格。鼓励教师高度重视各种课程资源,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艺术资源、经验资源等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营造自由宽阔的空间。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生活之间的互动,创造课程经验,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课堂情境中富有个性的融合,努力实现科学与人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理性、学科与生活、发现与接受、创造与模仿、外化与内化、行动与认知、欣赏与参与、感受与思索、解释与体验、训练与熏陶、主动与被动等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与境界。

学科课程串起教学生命线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关键。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学校便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学校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获得各种学习机会。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持续不断的培训策略,让老师们在行动研究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反思课程开发的能力。如搞好校本培训,请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秀教师讲授自己的开发经验;走出去参加有关培训,或请专家作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与引领;倡导教师自我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水平。

为帮助教师了解、理解学校发展思路,并能主动参与到研发个人专属课程体系的活动中去,学校邀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建设方面的主题培训、引领与指导,使老师们能有所想、有所动、有目标、有规划,逐步启动实施个人课程研发,使教师专属课程既能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之发展,又适合教师个人专长的发挥。

截至2018年下半年,学校已开设教师个人专属校本课程51项,开设了51个班,另360行知科学探究活动课开设18个班。这项工程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锻炼了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个人特长。

教师专属课程助推学生发展

课程是课堂的灵魂,课堂是教学的核心。通过几代行知人的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行知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学校确立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注重差异,分层要求,共同提高”的基本原则,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通过开展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教师适时指导方法,大力建设具有生命力、富有智慧和灵性的“幸福课堂”,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据了解,幸福课堂基本环节包括:提出学习任务-小组研讨交流-班级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拓展巩固运用。首先由学生自学、预习和温习;继而由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学生在小组内学习、研讨、交流;再由教师点拨指导,解惑答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交流;学生进行课内训练,延伸应用,达标检测;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表达学习感悟等。其中,行知课堂的小组模式为相近相帮,抱团取暖,共同提高。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培养自身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未来发展创造可能,为一生的幸福打下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造性,体验学习幸福。

长期以来,合肥市行知学校一直把教师发展放在首位,只有教师得到发展,才可能促进学生发展,才能真正推动课堂高品质建设。学校常规教研除了安排集体备课、无生上课(含说课)、有生上课等常规项目外,每学期还安排两次特色活动:优秀教师精品课课例展示;学科模式展示课。目前,《构建学科模式 奠基幸福课堂》(上下册)一书已由东北师范大学正式出版。

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理事长、校长袁方正表示,希望教师要具有研究意识,培养研究能力,“教师要真正走上研究之路,才不会在低水平下循环。教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继续研究校本课程,争取让每堂课都有每堂课的新意。”

日前,合肥市行知学校在瑶海区第四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7位教师被评为瑶海区第四批学科带头人,另有26位教师被评为瑶海区第四批骨干教师,几乎覆盖到中小学绝大部分学科。

行知课堂奠基师生幸福生活

【学校简介】:

合肥市行知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学校起建于1967年,恒通校区现址2002年建成。2013年原合肥市电子学校(12中)校址交付学校使用,现为东七校区。2015年原合肥市幼儿师范学校校址交付学校,现为漕冲分校。2017年原合肥市服装学校(31中)校址交付学校使用,现为学苑分校。2018年9月,学苑分校七年级招收首届寄宿制学生320名。2018年秋季,站塘分校建成使用。2018年12月27日,合肥市行知学校教育集团成立,合肥市第四十中学同时纳入集团一体办学。

学校恒通校区占地30余亩,东七校区占地22亩,漕冲分校占地70亩,学苑分校占地45亩,站塘分校占地60余亩(与少艺共同使用),四十中分校占地53亩。学校现有教学班小学59个、中学77个,共计136个,在校学生6800余人;现有教职工430余名,其中,省、市级教坛新星18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国家级优质课获得者31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30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39人,教学能手、优质课获一等奖计79人。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陶行知教育实验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中央电教馆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优秀学校、北师大生命教育实验校、东北师大教育信息化实验校、安徽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普通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安徽省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合肥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合肥市体艺2+1示范校、合肥市先进教研组、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教育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瑶海区:新建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东校

瑶海区今年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0710人,中学七年级计划招生8000人,计划招生总人数18710人,比去年增加1888人。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