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致力成为环卫“工匠” 他摸索出一套“垃圾转运”高效工作流程
今年33岁的张一翀,是永青固体废弃物转运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与垃圾打交道已7年。
许多人都会好奇,作为一名年轻人为何能坚持工作在这种脏累的岗位上。可在张一翀看来,自己的岗位虽然平凡,但垃圾转运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市容环境。这份工作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感受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2012年,张一翀加入到庐阳城管队伍。在执法第一线实习的6个月中,让他体验到了城管执法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实习期满后,他被分到了转运中心永青固体废弃物转运站,而垃圾也因此成为他日后工作的主题。
“说实话,刚到永青站的时候,心里确实有些落差。”张一翀说。
不过,紧张的工作很快就让张一翀忘掉这份介怀。当时全省最大、最先进的垃圾转运站——永青站正准备试运行。
“由于站内只有我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安排在中枢岗位,当了一名中控员,负责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度垃圾转运。”张一翀说,他们必须要从无到有,摸索出一套安全高效的垃圾转运流程,永青站投入使用后必定会极大提高城区的垃圾转运效率,这让他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感。
摸索出一套高效工作流程
试运行期间,可供试车的垃圾车辆并不多。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张一翀经常在忙完一整夜的转运工作后顾不上休息,紧接着细致地分析进站数据。紧张的工作让张一翀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但也因此收获了成果。依托这些数据,逐步优化、完善垃圾转运工作流程,并在1个月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安全、稳定、高效的工作流程,自永青站正式开站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生活垃圾转运在夜间的工作性质,张一翀也从那时起,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夜猫子”, “5+2”“白+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态。长期连续无休的夜班加上工作压力,也让张一翀感到身心俱疲,有一段时间他不得不靠吃药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努力成为环卫“工匠”
随着合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永青站所承担的垃圾转运量不断攀升。如何在现有的人力物力基础上,将翻了一番的垃圾顺利运出,成为站里的一道难题。
针对转运站这一瓶颈,张一翀和站长一起仔细琢磨各个工作环节后,开始对工作机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
“‘运垃圾’看似是一个粗活,其实对于自动化水平很高的永青站来说,需要非常精细地开展工作。”张一翀说,首先是推行“轮岗”制工作,让各岗位的人员相互熟悉工作,从而确保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让岗位间相互调节,维持正常运行。同时,依据预计工作量和转运站效率,他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精密的计算,对作业时间进行调整,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就这样,随着工作流程的细化、工作节奏的稳定、工作效能的提升,垃圾转运量加大所带来的难题得以稳步解决。
肖倩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为有效应对各种烟草制假活动的反弹态势,集中力量铲除制假贩私的生存土壤,近日,合肥市烟草专卖局启动“正义之剑”防范和打击...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