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就是他永远的实验室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学家刘斌美,用双手“折出”20万分之一的水稻特殊材料
刘斌美在田间工作。
晨报讯 每年70%工作时间都是戴着草帽,挽起裤腿在田间地头奔波;在炎夏与团队成员用了2年时间,通过徒手折断近20万株水稻筛选出特色新品种……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学家刘斌美,真正将科研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
从20万株水稻中找到特殊材料
脆秆是水稻茎秆的一种特殊性状,在自然界一般不存在,因为茎秆变脆会带来倒伏发生的风险,不利于水稻生长。但也正由于水稻秸秆韧性很强,很难短时间在土壤中腐解,水稻的秸秆还田成了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刘斌美团队从2010年起,开始研发一个新品种,想让水稻茎秆在变脆的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生产。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在田里种上大面积性状不同的试验水稻,再进行大规模的筛选鉴定。“水稻的韧性是否合适,这需要科研人员通过手感来判断,机器很难做到。”顶着烈日与蚊虫,刘斌美和团队成员花了2年的时间,在合肥和海南的试验田里,通过一根根手工折断、感知的操作,筛选了近20万株水稻,从中找到了11个脆秆水稻突变体。之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在这其中找到了那一个最理想的脆秆水稻材料。
刘斌美已经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副手套,“所有新品种的创造都要经历这一系列过程,我们工作70%的时间就是在田里。”如今,刘斌美团队成功培育出了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在保持正常产量与品质的情况下,该品种能在开花后表现脆性,收获时便于秸秆粉碎还田,节能环保。目前,已进入应用推广阶段。
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出差
一个新的品种若要能够大面积推广,需要适应各地不同的种植与生产环境。因此,刘斌美团队的试验地点分散在安徽、海南、江苏、山东、河南、哈尔滨等全国多个地方。“一年大概能有1/3的时间回到合肥,其他时间基本在出差。”刘斌美介绍,从前期的试验地选择、育苗、插秧到水稻生长、筛选及收获,试验中的每个阶段,他都要“到场”。
虽与在合肥的家人聚少离多,但刘斌美依然年复一年地坚持着试验。“我们的科研目的,不仅仅是筛选出一类类新的水稻种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们能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生产,真正能造福于民。”
投身农业,让他感到幸福
从本科在安徽农业大学就读农学专业,到2008年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专业念完博士,再到“扎根”“科学岛”11年从事水稻突变新基因创新以及育种应用研究,刘斌美始终坚守在农业科研的道路上。“我来自农村,热爱农业。”刘斌美坦言,“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目前,刘斌美与团队已经建成国内最大的离子束诱变水稻突变体库;发现了脆秆、重金属低积累以及抗除草剂等重要种质资源,培育了6个特色的水稻新品种;培育了在品质与口感上表现优异的科辐粳9号。但刘斌美并不满足,“我们将对科辐粳9号继续加以改进,增加其功能性,如富铁、富硒、低糖等。”
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获悉,合肥市已界定676处西瓜临时销售点,并于6月10日起正式开放。今年界定的西瓜临时销售...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