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变的初心践行一生的理想 追记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晚报总编辑杨杰
杨杰(资料图片)
新闻摘要
不忘初心。20年来,他“守望”了无数个凌晨,用拼搏进取和锐意创新为党的新闻事业留下了无悔的注脚。
不忘初心。20年来,他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范报社各项规章制度,用严于律己与艰苦奋斗诠释了一名报人坚定的党性原则。
不忘初心。20年来,他以践行“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用真诚热情与责任担当带领着新时代的新闻人不断抵达梦想的彼岸。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自1999年进入合肥晚报社(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前身)工作的杨杰,历任江淮晨报记者、编辑、总编辑,合肥晚报总编辑等职务。虽然身份一直在“变”,但未变的是他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坚守,他也成为安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优秀代表。
2019年4月17日下午,积劳成疾的杨杰带着遗憾走了。在杨杰41年短暂而又不平凡的生命旅程中,他用青春年华,书写了一张无悔的人生答卷;他用不变的初心,践行了一生为之守望的新闻理想。
他是爱岗敬业的好员工 “希望身体还能允许回来上几个月的班,离开的匆匆忙忙,实在舍不得这份事业,不能就这样!”——杨杰
“今天杨总值班。”这句话在杨杰曾经供职的江淮晨报采编大厅里,有一种“不怒而威”的震慑力。
无数个杨杰值班看版面的夜晚,每一个标题、每一个字句、每一个标点的字斟句酌……让与之共事的编辑们又敬又畏。
“别人的夜班,12点就能下班。杨总的夜班,凌晨2点才能下班。”这是编辑们总结出来的“规律”。
现任江淮晨报副总编辑的陈晓敏知道,其实杨杰的身体一直都不好。“但每次检查回来他都会照常投入工作,从来没有跟领导抱怨过一句身体不好、不能接受什么重活的话。”陈晓敏说。
20年里,杨杰就像一名救火队员一样,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杨杰精益求精到近乎苛刻的敬业精神曾给陈晓敏留下深刻印象。“那是2017年5月,第十届中博会和2017年徽商大会在肥举办期间,我清楚地记得开幕式头天晚上,我通过报社采编系统看到了合肥晚报为这次大会出的专刊所设计的封面大样,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杨杰就会改动一次,而每次都有创新和巧思。直到凌晨0:00左右我夜班下班回家后,杨杰还在改版。当我第二天来到报社上班后,看到见报的专刊封面和我回去之前看到的又不一样。为了这个封面,杨杰四易其稿。”
陈晓敏说,之后她把这四张版样全部截图了下来,带给江淮晨报的同事们学习。“正是这种爱折腾的敬业精神,让大家都很害怕杨总值夜班,但也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专业态度,让《合肥晚报》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工作20年,除了生病住院,杨杰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公休假,因为他对新闻事业充满着无限的热爱;
工作20年,大年三十他年年抢着值班,因为他对自己履职的岗位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工作20年,忙到凌晨1点成为常态,遇到重大主题甚至要忙到凌晨3点,一天工作时长高达12个小时以上,因为他深知,办报无小事,点滴细节体现的恰是政治敏感和职业操守。
去年,杨杰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检查出重疾,但未完成的事业和理想依然是他最大的牵挂。他曾给同事发过这样一条微信:“希望身体还能允许回来上几个月的班,离开的匆匆忙忙,实在舍不得这份事业,不能就这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合肥晚报》全新推出的AR新闻、合晚Radio等栏目,都是他在病床上想出来的创意。
对待工作,杨杰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因为有着由脂肪和毛皮构成的保温层,使北极熊能在严寒的北极得以生存。在工程师眼中,北极熊的毛发是理想的隔热材...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