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在创新平台上“起舞” 合肥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助力科技力量“释放”

江淮晨报 2019-04-29 09:24 大字

重大战略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涌现出大量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打通让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合肥市围绕创新转型,集聚科技资源,着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突出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018年,合肥市“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作为典型经验做法,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扬。

重大战略创新平台“2+8+N+3”的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国家战略,突出原始创新,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同时,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以国家实验室为基石,依托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布局一批重大战略创新平台。初步构建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和原创成果的策源地。其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2+8+N+3”的创新框架体系建设,正不断推进。

首先,合肥争创国家实验室的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将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目前,量子创新园已全面开工建设。同时,作为合肥科学中心的一大重要内容,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已选址于庐阳区三十岗乡。

其中,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项目于去年12月正式开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以来第一个落户合肥的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成为我国在该领域人才吸引和培养、重要成果孵育和科研管理机制探索的重要基地。

此外,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作正稳步推进;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也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复,其中落户安徽的合肥运行管控中心和合肥一级核心站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合肥已建成的三个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以及稳态强磁场装置,性能也都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也取得良好进展。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全面建设。今年,将高标准编制实施合肥滨湖科学城总体规划。此外,中国科大“双一流”大学,合工大、安大“双一流”学科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

协同创新平台中科大先研院涌现一批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

多年来,合肥市以抢占创新制高点为目标,政产学研相结合,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将研发、人才、产业、资本融合起来,构建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其中,按照“省部合作、市校共建”方式,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12年建立。

如今,先研院正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在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方面,先研院技术能力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针对科技成果工程化,先研院已与众多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联合共建研发平台52家,引进和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累计达602人,涌现了生物转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更是凝聚了国内类脑智能领域优秀科研力量,多次在国际比赛上夺冠,在人工智能和类脑智能多项技术上处于领先位置。

先研院的成果转化与企业培育也再现新突破。这些年,先研院新建院企联合实验室15家,帮助企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432项,与中国科大重点科研机构共建的应用工程技术中心11家;电子技术、未来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4个研发评测中心边建设边运营,已开展对外测试业务;新增孵化企业9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

一大批科技成果也在这里诞生,2017年,先研院刘文教授主持的“太阳光的光谱分离与光伏农业”获得2017年度美国“R&D 100”奖项,这是中国大陆5年内首次再有成果获此殊荣。2018年,先研院研制的我国首例“基于固体电缆架构的深水油气勘探装备”成功完成海上试验,拖缆长度达到8.3公里,突破目前国产装备缆长6公里极限,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此外,这里还建设了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及“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率先在世界领域开展量子远程大规模保密通信应用工程。目前,环保阻燃新材料项目、新型农作物智能光照项目的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工作已经启动。

除了中科大先研院,合肥还拥有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其中,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1项,建成运行城市尺度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试验网、公共安全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实验平台;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61家,引入创业团队61个;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培育高科技企业60余家。

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已获批国家“双创”基地3家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良好的孵化环境,从科技成果的发现到播种到育苗孵化,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近年来,合肥市强化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制定众创空间及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鼓励建设更多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其中,高新区作为合肥拥有的3家国家“双创”基地之一,在2018年被正式列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建设序列。目前,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年共引进和培育了中科院重庆院合肥分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肥研究院、安徽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30多个新型创新组织。加速推进累计建设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近100个,转化各类成果800余项,孵化企业600余家。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也在这里诞生。

近年来,一批新型专业化孵化载体也已在合肥落地,例如腾讯众创空间、华米硬客公园等。截至目前,合肥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4家;获批国家“双创”基地3家,包括合肥高新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晨报制图 朱佩佩

新闻推荐

法治“大篷车”开进火车站广场

本报讯4月28日上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万人签名活动暨瑶海区法治“大篷车”进社区在合肥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举行。区委常...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