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峰:找准市场“阴转晴”
■ 本报记者刘刚
陈林峰2014年辞去在城市的工作回到长丰老家从事草莓种植,在近5年的创业中遇到多次失败,在总结教训后才逐渐摸索到成功的路径。
市场把握不准
4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东林村的莓莓草莓种植园,走进草莓园,只见零零散散的市民在采摘草莓。种植园的创办人陈林峰正忙着给顾客称草莓。“还有大约十天,今年的草莓销售季节就结束了,这几天来采摘的市民已经很少了。 ”陈林峰说,他在东林村的草莓园已是创业的第三个地方了,之前的两个地方种植草莓都遇到了失败。
今年30岁的陈林峰是长丰县水湖镇人,2012年毕业于黄山学院,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亳州一家中药材公司工作,负责中药材的采购工作,两年的工作为他积累了一些市场销售经验。 “当时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成功者的喜悦让我动了心,我在没有说服家人的情况下就辞职回家。 ”2014年冬天,陈林峰回到水湖镇,在水湖农场里租了20个大棚,到处借钱,投资了近30万元开始种植草莓。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种植,当年12月中旬,陈林峰的草莓开始上市,可是那一年的草莓价格偏低,每斤价格只有10元左右,到了后期,价格更是跌到每斤五六元。陈林峰当时一下子就“傻了”。他对记者说,自己只顾种植草莓,对草莓市场的变化一窍不通,也不注意开拓销售渠道,那一次亏了10万元。
急于扩大规模
虽然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但陈林峰并没有气馁,2015年他又一次开始种植草莓。陈林峰说,那年他在网上搜到浙江一家草莓苗销售公司,其价格、品质还不错。 “我连实地考察都没去,就把钱汇给那家公司,5万元买了8万棵草莓苗,草莓苗确实也很快寄来了。 ”陈林峰说,种下去以后没过几天,草莓苗就开始大量死亡,刚开始以为是自己的技术不过关,但是后来死亡率高达一半,就赶紧去县里请专家看,一诊断才知道是草莓苗质量有问题,再去找商家发现电话也打不通了,到处投诉也没有人帮忙处理,只好自认倒霉。
2016年,陈林峰决定离开水湖镇,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长丰县吴山镇龙门寺农业示范园,承包20亩土地,投资建设阳光温室大棚,而且还建设冷库用于保鲜,总投资大概30多万元,这些资金也是他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 “本想这一次多种植草莓来赚一笔,把以前借的钱还清,但种植规模较大,生产出来的草莓没有找到销路,又亏了六七万元。
找准市场“阴转晴”
2017年,陈林峰再次换了一个地方,他来到包河区大圩镇东林村,在村里靠近公路的地方承包10亩土地,建了10个大棚,这一次投资大概10万元。 “那一年我提前开始跑市场,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每天发自己的草莓种植日志,吸引了一些朋友的关注。 ”陈林峰说,那一年草莓生长很顺利,亩产4000至5000斤。由于大圩镇离市区近,很多朋友听说草莓成熟了,就开车来采摘,价格也很高,当年每亩的纯利润达到一万多元,总算赚到了第一笔钱。2018年,陈林峰又投资8万元安装了草莓补光灯和生物治虫装置,引进了牛奶草莓、奶油草莓、白雪公主等新品种,依靠稳定的客源赚了十几万元。
陈林峰说,年轻人回乡创业激情是要有的,但头脑不能发热,不一定要很大的规模。同时,要注意市场开拓,真正找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只有这样,创业之路才会顺利走下去。
新闻推荐
组织办案民警赴上海考察学习“套路贷”案件办理经验,侦破全市首例涉黑“套路贷”案,推动全市套路贷打击取得显著成效;打...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