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问题上 把准切入点 合肥经开区转型升级观察
据《中国经济时报》15日头版头条报道 来自不同厂区的不同部件,在蔚来汽车ES8整车装配车间内,通过全自动生产线,很快就组装成一辆新能源汽车;看似普通的废铜烂铁,经过应流集团铸造车间,就能变成高强耐热核级阀门铸件。普通人想象不到甚至忽视的领域,在合肥经开区内,一些制造企业正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让生产过程变得更智能,让产品附加值变得更高,并通过上下游产业的链式带动和行业间传递,带动制造业整体一步步向上发展。
这些变化,都来自于制造强国战略的统一部署。从1993年诞生之日起,合肥经开区被冠以“制造基地”称号。她也无愧于这个称号,该区以占合肥0.7%的土地,创造全市30%的工业产值。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多项指标名列前茅,多年蝉联中西部第一。
“发展什么样的经开区、如何发展更好的经开区,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张蓝图干到底。”合肥市委常委,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伟说。
面对转型升级的重任,持续干,向前走,怎么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合肥经开区提出“二次创业”,把总量做大、把质量做优、把技术做强,用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把解决制造业技术“卡脖子”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助力企业掌握真正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完成这个目标,实行挂图作战。
在很多地方把环境和要素问题理解成转型对立面时,在合肥经开区,通过创新驱动和要素倒逼,却将其当成一种动力。
“我们按亩均产出水平来配置要素,用价值杠杆来倒逼落后产能关停并转。”合肥经开区工委办副主任俞光远说,比如要素配置,不是某个人说了算,要按照亩产综合效益来排序,保障上、价格上有梯次,企业都能对号入座、心中有数,这样好企业、落后企业都没有意见。即便淘汰落后产能,也要有重组退出、改造提升或者直接关停等多种办法,都有路可以走。
目前,合肥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分别达217家、713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5%,占比首次突破半壁江山(52.7%),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74.9%。
合肥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余洲表示,围绕质量变革,开发区今年计划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10家以上“隐形冠军”“配套专家”和“行业小巨人”;培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小微企业双创基地25个以上;培育认定工业精品40个以上,争创全国质量标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伶俐汪茜茜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郑茹文/摄)从来都是只有上班时间,而没有下班时间,他笑称自己越忙越矮,因为“脚皮子都...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