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诊所 大隐患 非法行医乱象需重视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但非法行医犯罪案件仍时有发生,不仅危及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2016年以来,合肥市检察机关共批捕非法行医13人,起诉28件36人。
案件特点
一是非法行医人从事医疗活动危险性大。行为人或通过祖辈传承或通过自学习得技能,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实施简单的医疗行为,但未能取得从医资质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缺乏正规系统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应急处置能力弱,极易引发医疗事故。如李某为被害人尹某某实施鼻根部玻尿酸注射,导致其右眼失明,构成八级伤残;杜某某在明知张某某患有哮喘病的情况下,为其实施针灸、放血等治疗行为,直接导致张某某死亡。
二是案发地以城乡接合部及偏远乡镇居多。仅肥东、蜀山、瑶海、庐阳等地发生的16件案件中,13人系在偏远乡镇或城乡接合部等偏僻区域租住商品房或民房私开诊所。这些地区流动人口多,就医需求大,但医疗卫生配套服务相对落后,为非法行医提供了生存空间。如张某在瑶海区宋斗湾路砂轮厂宿舍内开设无名诊所长达10年。
三是从事性别鉴定美容养生等现象增多。当前,非法行医行为不仅是以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诊疗为主,同时还出现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打着美容养生的牌子从事医疗活动等情况,且此类现象有增多趋势。如马某某在2016年多次为他人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姚某某2016年因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后,继续在宾馆酒店多次为孕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进行终止妊娠手术。
对策建议
一要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医疗市场。严格行业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行业相关法规,尤其要规范新兴医疗美容、养生等行业准入制度。加强执业医生队伍建设,对有志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人员,加强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引导其规范经营。
二是优化医疗服务,健全医疗保障。加大基层乡镇基础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突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医疗服务站等便民医疗场所建设管理,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保障机制,完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制度,方便流动人口在工作、居住地享受医疗补贴,促进全民医疗保险和跨区域医疗保险报销制度全面实行。
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建立联动机制。坚持打击与疏导并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加大对非法行医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发挥其应有的震慑和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卫生、工商、药监、公安等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实行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实现医疗卫生全方位监管。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区域联动的整治局面和整治合力。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注重群众监督。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非法行医人对其行为违法性和危害性认识,提醒群众增强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向执法部门提供非法行医线索。同时,卫生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深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及时消除非法行医人侥幸心理。
合肥市检察院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某对警察职业情有独钟,在网上购买了警服后,竟冒充警察行骗。日前,王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瑶海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