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美容师”守护“母亲河”
驾着小船,手持捞网,在南淝河上寻觅垃圾,他们是“母亲河”的保洁员,一年打捞河道垃圾逾300吨。
在位于蜀山区五里墩街道的南淝河清溪路码头,52岁的郑宏明和队友们每天都上船打捞垃圾。“我们每天6点开船上河,中午休息,下午工作到5点半。”郑宏明从事河道保洁员工作已有17年。
每天清晨6时许,上中下游40多位队员“同步”开工,河面上塑料袋、树叶、枝条……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眼睛扫过,捞网立即捞起。”郑宏明说,凭着多年打捞经验,所有的队员都成了眼疾手快的“打捞高手”。“上午4个多小时,下午3个小时,每天如此。”郑宏明说。
“夏天,太阳晒,蚊虫咬;冬天,寒风吹,河面冷。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南淝河河道保洁队队长何仁贵说,冬季,整个河段每天可打捞0.5~1吨垃圾,夏季,每天可打捞1~2吨垃圾,一年打捞垃圾300多吨。
多年的辛劳,队员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不断发明创新,自创“毛竹拦截法”。何仁贵告诉记者,水面漂浮垃圾重量轻、分布散、易浮动,给打捞带来很大难度。于是,队员们自行摸索出“毛竹拦截法”。“我们在超过17公里长的河道布设二三十道‘毛竹防线’,用来拦截垃圾。”何仁贵说,“毛竹拦截法”是将一根根毛竹用铁丝连接,一头固定于岸坡处,另一头灵活调整,“垃圾被集中在一起,减少污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队员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季云冈 本报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27日,瑶海区嘉山路街道板桥社区会议室里热闹非凡,北苑小区议事会在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议事会成员们汇聚一...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