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长丰摘草莓品土菜 该县草莓北上俄罗斯南下香港,打造靓丽名片

合肥晚报 2019-03-25 09:06 大字

○三个小姑娘在农庄里赏花合照

○一对母子开心摘草莓

○小读者在草莓园摘草莓

○合肥晚报小记者研学实践活动全家福

走,下乡去!三月的长丰春意盎然,三月的长丰处处是美景。三月的长丰是属于草莓的季节,大棚里,红彤彤的小草莓娇艳欲滴,散发着沁人的清香。3月23日,由合肥晚报和长丰县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合肥晚报小读者、小记者亲子草莓采摘游活动在长丰县左店乡举行。20多个家庭驾车来到草莓采摘园,摘草莓、赏春花、吃土菜,玩游戏,感受大美长丰的春日融融。

摘草莓品土菜 感受最美乡村

左店乡位于长丰县城东南部,合水路、S311省道都从这里贯穿而过,交通便利。3月23日一早,合肥晚报小读者、小记者、亲子游一行来到长丰县左店乡,大家首站来到位于左店乡陆桥村的莓乡小镇草莓采摘园。在王志刚家庭农场,50多亩草莓采摘园内热火朝天,红彤彤的草莓在大棚里等待丰收的喜悦。

孩子们像撒欢儿一样,来到草莓园内,迫不及待地和小草莓来一次亲密接触,大家亲手摘下一颗颗草莓,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

王志刚是莓乡小镇王志刚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是土生土长的左店人,7年前,王志刚放弃了外面的生意,回到家乡流转土地,创办家庭农场,开始了自己的田园梦。现在他种了50多亩的草莓园,西瓜甜瓜也有十几亩,他的家庭农场莓果飘香,他和妻子两个人常年在农场里忙活,收获满满。

“草莓是长丰的招牌,是长丰一张靓丽的名片,草莓有营养,有颜值,还让我们鼓起了钱包。”王志刚告诉记者,草莓园的收益,年份好的时候一亩能有两三万元,现在园里还有一些贫困户在帮忙,贫困户一天有一百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长丰草莓真甜啊,味道简直太美味了。”许多小朋友第一次看到草莓园新鲜的草莓,摘下来,放进嘴里,草莓汁溅起,香甜可口。

左店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左店全乡通过农村土地经济承包权确权后,耕地面积达到10.3万亩,其中草莓种植面积突破2.2万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成果,该乡草莓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和水湖镇、罗塘乡形成金三角的发展态势。左店乡草莓种类丰富多样,有红颜、章姬、红久久、“桃熏”、“佐贺清香”、“九天红韵”、“法兰地”、“白雪公主”等品种,果形整齐,馥郁芳香,酸甜爽口,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每年都吸引合肥周边城市数万游人前来观光采摘。左店乡在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共计摘得47个大奖,其中12个金奖、15个银奖、20个优胜奖。

摘完草莓,接下来就是赏花赏景品美食,在左店乡胡小街农庄,一拨拨游客络绎不绝,农庄里怒放的桃花、开屏的孔雀、可口的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小记者和家人们一起品尝正宗的长丰土菜,满足幸福;小朋友在广阔的田地里奔跑,放风筝,捉小鸡,开怀大笑。

“长丰简直太美了,摘草莓给我们带来别样的体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举行,让更多的孩子亲近自然,感受乡村新风貌。”小记者谢润泽的爸爸告诉记者。

长丰草莓 记得住的乡愁

三月,正是长丰草莓上市季节。除了左店乡的精品草莓,长丰草莓产业观光带两旁的精品草莓园鳞次栉比,田峰草莓园、艳九天草莓园、恒信草莓园、莓丰源草莓园、蝶恋花草莓园等几十家精品草莓园让您目不暇接,当您在草莓大棚亲手摘下一颗颗草莓时,一定会让你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除了采摘草莓体验,长丰县城还有一座高科技草莓博物馆,在这里,您可以学习草莓文化、草莓种植流程,参与游戏互动等,了解草莓的前世今生,增长见识。

据长丰县农委主任杜胜红介绍,长丰位于合肥市北部,享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优质草莓产地之一。长丰县所种植的草莓品种繁多,色泽鲜艳、柔软多汁,被视为果中珍品、水果皇后,畅销我国北京、广州、福州、香港等地,目前已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量达35万吨,产值达50亿元,草莓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8万余人、受益农民36万人,亩均纯收益达2.4万元。长丰草莓已成为当地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一枚金钥匙。

长丰县先后荣获“中国草莓之都”“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县”等称号。长丰草莓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全国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全国优质农产品一村一品十大知名品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

长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长丰草莓”产业发展,不断加大草莓产业扶持力度,通过发展精品草莓规模生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技术服务水平、加强草莓质量安全监管、搭建草莓生产销售平台等方式促进草莓产业提档升级,涌现出了“田峰草莓”“艳九天”“畅天果缘”等一大批草莓精品园区。该县预算投入2200万元倾力打造24个“十有”标准草莓精品园、1个“草莓特色产业村”和1个“莓香小镇”,投资3400万元建成全国首个草莓文化大道和草莓博物馆;出台了《草莓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每年县级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重点从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提升、品牌和文化提升、销售市场和模式提升、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等方面对草莓产业进行全方面扶持;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长丰县草莓面积持续稳定在21万亩,草莓育苗面积达4万亩,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更成为了全国草莓育苗的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长丰县近年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草莓大道、高速连接线两边、县城公园绿地周边、“U”形长廊沿线草莓园,设计建设了各具特色的草莓文化元素雕塑、灯饰、特色门楼和标识标牌,形成了独特的草莓文化风景线,为“长丰草莓”“一产三产化”的发展赋予了更好的旅游休闲观光基础,草莓在长丰,早已不再是季节性农产品,而是成了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旅游景点。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新闻推荐

结核病并未走远 需要社会共同防治

本报讯(记者夏胜为)“结核病别称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曾经是不治之症。如今,如何防治结核病并不为公众熟悉。其实,结核病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