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两大机遇 实现两个中心 □万家阳

淮河晨刊 2019-03-25 07:20 大字

蚌埠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两个中心”是蚌埠市重要战略目标。目前,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合力,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市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蚌埠市地处内陆,先天禀赋不足,承接国家重大政策支持不多,发达地区对蚌埠市经济辐射有限,依靠自身积累很难实现经济上的超越发展,很难跻身发达地区行列,甚至在全省兄弟市中也不具明显优势,在此情况下,我们要建成两个中心难度很大,困难很多,瓶颈难以突破。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抢抓安徽省成为长江经济带省份的战略机遇,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创造性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以推动蚌埠市经济的加速发展。而采用“飞地”模式建立工业园是符合蚌埠市实际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也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所鼓励支持的。

经济建设的“飞地”效应在江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当前安徽省也有类似模式,如合肥上海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等。其原理其实就是虹吸效应的实际运用。如实现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引进,现在不少地方出台优惠政策抢人才,如天津、武汉、西安等大城市都加入了人才争夺战。人才的引进主要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在招商引资政策日渐趋同,其他硬件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人才聚积洼地,实现跨越式的追赶,在蚌埠成立上海(蚌埠)工业园区(飞地)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为蚌埠持续发展增添后劲的迫切需要。

成立上海(蚌埠)工业园区的必要性:一是项目引进的必要性,二是人才引进的必要性,三是先进管理模式的急需性。成立上海(蚌埠)工业园区的可行性:一是两地发展差距大,互补性极强;二是上海周边亦为发达地区,对上海直接辐射承接意愿不强;三是上海到蚌埠有着适中的距离(高铁两个小时左右),对来蚌埠工作的上海人来说有着极为便利的条件;四是上海有向外发展的现实需求;五是国家对建立飞地工业园有政策支持。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各地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创新跨区合作模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鼓励经济带各区与发达地区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式发展“飞地经济”,合作共建产业园,这对于蚌埠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实现腾飞,早日建成“两个中心”的重大机遇。

成立上海(蚌埠)工业园区的合作模式:建议由省委省政府牵头与上海市委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蚌埠市委市政府负责实施。采用类似与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模式,由蚌埠划出一个地方,建立类似于特区(飞地)模式,由上海方建设管理,蚌埠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以土地入股模式,共建工业园,实现共赢,共享发展成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蚌埠引入项目难、引进人才难、引进资金难的难题,借用外力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发展。一旦形成此种模式,可以很好解决蚌埠人才引进难题,项目引进难题,资金配套难题,产业升级难题,从而实现人财物一定规模的聚积,同时也能扩大蚌埠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来蚌埠发展,从而为蚌埠市注入强大的活力,助推建成“两个中心”目标的实现。

新闻推荐

新站高新区年内将建16所学校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新站高新区获悉,今年该区将高标准建设13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据悉,今年新站高新区将加快推进淮...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