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小珠落玉盘 读《湖南出土珠饰研究》
□合肥张宏明
继《湖南出土玉》出版之后,喻燕姣研究员又主编出版了《湖南出土珠饰研究》一书,作为曾经的同学,捧读她的新著,我浮想联翩。
这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给文物事业和社科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每一位有志于钻研与琢磨的学人,有了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但是,成才、成家与成功,外部的宽松环境只是提供了外因条件,而内因动力,则是个人的持之以恒、努力不怠、顽强拼搏、业精专深。1998年,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玉器研究提高班”刚开班的时候,喻燕姣与我们班的三十多个同学,在玉器知识学习上同时起步,一开始还没有文物商店背景的学员对玉器的各种知识了解得多,但是,她所具有的极端认真、勤奋、专注、善于搜集整理与总结归纳的禀赋特质,以及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最终决定了她在工作中和科研上的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喻燕姣一路走来,异常艰辛执着,她是我们这个班历史玉器研究学术成果最为出色的一个,也是我们大家引以为傲的。
《湖南出土珠饰研究》一书的结构分成引言、上编图版(史前至清珠饰五部分)、下编论述(计11篇珠饰玉器专论)、附表(珠饰分材质统计表四种)、后记等,这是一部集众人智慧并以课题组的形式集合而成的书,与通常意义上个人著作的视角与资料局限风格自有不同。引言与上下编,是全书的灵魂与主体构成。依照湖南省远离中原王朝文化与和阗玉主产地昆冈两大文化与地域背景看,撰写这样一本以行政区划为特征、以玉文化珠饰在湖南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书,似乎条件并不是很具备,想要自圆其说、自成学术体系也就更加困难。那么,以喻燕姣为主编,云集了陈远平等一大批学术精英的湖南文博人,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在该书前面,安排了由喻燕姣撰写的长达12000多字的《引言》。这是一篇浓缩了概论、出土概况与特点三部分內容的学术论文,也是中国近期出版的关于珠饰文化研究与资料的最新成果的融汇与集中展示。从第一部分概论中的“珠饰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状况”一节,我们看到珠饰的串珠与坠饰的两大类型;从珠饰的材质广泛分布一节,我们了解到有机材料、矿物材料、金属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四种不同材料的区分;从研究珠饰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节,我们更看到了作者极高的视野站位与满满的人文情怀:“本书旨在以湖南省出土珠饰为研究范围,在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不同材质的出土珠饰,分时期进行深入系统剖析,并希望借助此书,以点带面,推动中国古代珠饰文化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博物馆与全省文博机构收藏的历代珠饰藏品有二万多件,这是一笔研究价值巨大、内涵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湖南省能够出版专门研究著作的资料支撑。在“上编图版”部分的230多页精美文物图像中,年代最早的史前玉珠饰,就包涵有距今六千多年至四千年的彭头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珠、璧、璜、玦、坠、环、佩等,多种形制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三代玉器,有珠管项饰、玦、环、璜、兽佩、龙佩、鱼佩、虎佩、凸领环、镂空双龙饰,不仅有片雕,还有立体圆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龙形佩、管形饰、璜、绳索绞丝环、紫晶珠、觽形佩、玛瑙环、松石珠、玦、棒形管、叶形佩、璧、龟形饰、玉印、壶形饰、玻璃管与珠球饰等,其中玛瑙环与玻璃蜻蜓眼珠数量最多,形状复杂,是这一时期湘域特产与玉器的替代品。以上三千多年是玉器的渊源发展时期,秦汉以后,是中国玉器文化的分叉流变时期,湖南出土的各种镂空透雕的玉佩饰与项链、红玛瑙及水晶、兰绿白多色玻璃、金银珠饰还有陶瓷珠等,材质多样,美轮美奂,反映了汉代湖南的地方文化的悠久生命力。魏晋至清时期选择了50多件珠饰,其中小琥珀兽件、双龙钺形佩、云形佩、宋代执荷玉童子、青金石坠、银佩、核雕等,都是难得一见的遗珍。整个图录里的绝大多数藏品,为首次出版亮相,由此可知这本书的珍贵程度。
在“下编的论述”中,共收录了11篇论文,喻燕姣一人便写了七篇之多,涉及到概述、史前、战国秦汉、宋元以及科技考古、南方丝绸之路等,基本上涵括了整个湖南省玉器发展的全部历史,是一部集成式的学术论文集。该书的装帧设计与版式也颇有创意,图版清晰,名称、出土、时代、收藏、尺寸等要素齐备,描述简洁扼要。
这部《湖南出土珠饰研究》,前后历时四年方得以完成,琢磨其中的真知卓识,还有待时日,但的确值得从事文物、玉器、艺术史、服饰界、文化遗产与文明史、收藏界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留存一读。
新闻推荐
400多个日夜守护 病房里的伟大母爱 一小伙遭遇车祸,住院一年多 医院最大程度减少治疗费,病友也伸出援手
护士经常过来安慰任传芳,让她坚强些。任传芳紧握儿子的手,希望将心愿传达给儿子。提起儿子,任传芳就十分难过。...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