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创新”火炬 引来“龙头”集聚
2018年6月30日,合肥高新区2018年百个亿元以上发展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合肥举行。此次集中签约的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额约557亿元,涵盖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这是2018年高新区大项目落户签约的一个缩影。
高新区被称为是“创新高地”、“江淮硅谷”, 可以说这里集聚了全省最多的创新要素、最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高端人才、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并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些知名企业的进驻,将进一步丰富区域人才环境,提升招商吸引力。
新动能引育,大项目集聚
2018年,高新区1-10月新签约项目205个,总投资约650亿元,国药诺和、爱发科、方正科技等重大项目落户;中国声谷实现产值520亿元,同比增长22%,集成电路基地实现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9.49%,生物医药基地实现产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12. 8%。省市“大新专”项目进展有效,长安二期、智飞龙科马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国风塑业、福尼克斯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启动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新认定国家高企392家,总数突破1000家;华米科技、新华集团分别在美国纽交所、港交所上市。
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通道,自主设立和参股设立基金25支,总规模576亿元,投资园区企业167家,投资额40亿元;在区活跃的各类基金160多支,总规模1800亿元。修订2018年“2+2”政策体系,1-9月扶持企业800余家,财政兑现资金约5亿元。双创生态进一步优化,建成投用合肥国际人才城,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全省首家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办通报表彰,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超3.2万户,保持40%以上爆发式增长。
“六大创新”,吸引企业落户
高新区聚集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依托,合肥高新区狠抓原始创新、创新产业、开放创新、服务创新、金融创新和服务创新“六大创新”,吸引项目落户发展。
原始创新是创新发展源头活水,合肥高新区着力推动一系列国家重大原始创新项目建设,其中,离子医学中心、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一期工程已启动建设,中科大高新园区即将开建;天地一体化中心正推进一期项目;智慧能源集成创新平台运营公司已成立,正在完善可研报告。
在产业发展上,合肥高新区加快“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社区”全程孵化链条,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等领军企业已成为本领域“独角兽”。
此外,合肥高新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拓展招商引资新空间;营造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度开展科技金融融合;完善提升影响创新发展的配套软环境,推进工作提质增效,合肥高新区招商引资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实力,招商吸引力强
2018年在全国15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 (共157家单位)综合评价结果,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第8位,较上年上升一位。在单项排名中,合肥高新区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分别居全国第7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进入全国前20名,分别居全国第12名和第18名。
编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明确“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效、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迈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的三步走战略,实施五项行动计划和14项具体工程,从全局高度谋定未来数年发展蓝图。同时,编制《提升国际化水平行动计划》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中国声谷、中国(合肥)安全谷等产业规划,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核心平台建设,量子创新院1#科研楼主体工程、中科大高新园区开工建设,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完成场地装修,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项目顺利启动。深化名校名所名企合作,大力引进新型产业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新经济发展平台,中科院重庆绿色研究院、阿里云创新中心等34个项目签约落地。李军
新闻推荐
汽车挡风玻璃上将告别环保标志 合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晨报讯近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对《合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的《办法》,今后,合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