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科大新校区有望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上接A03版)
高新园区一期预计9月结构封顶
去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举行奠基仪式。据悉,该校高新园区北邻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西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和正在建设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筹)是一个完整的创新主体。两者同步规划,建成后将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构成一个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闭环,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大在合肥市区现有校区面积大约1800亩,作为科大新校区,高新园区规划总用地1500多亩。”包信和说,今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夕,他专门到高新园区施工现场了解建设情况,发现基建速度很快,建设水平很高,“非常不错,计划今年9月份一期几个楼的结构要封顶,我们总体规划希望明年年底就能交付使用。”
“(高新园区)建成了以后,我们会对学校园区的功能作一些调整。”包信和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以理科人才培养为主,西校区主要是工科和医科的基础学科教育等。高新园区未来更多专注新工科和高新技术发展,这也与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定位相匹配。
建设面向全国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基因。包信和说,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经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了5篇文章,“我们不能唯论文论,但是我们鼓励这种有创新的高水平工作的发表,最近的这些工作涵盖量子科学、化学、地空、医科等方面,这也反映了学校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的众多领域有很强的活力。”
“在去年的人代会上,我提出要在安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年时间,我们在省内科技需求比较旺盛的几个市,比如芜湖、蚌埠、阜阳和铜陵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这样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包信和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会在这些城市建一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派驻科研人员,希望不仅是将中国科大,而且要将中科院和中国科大校友好的科研成果直接送到用户手里。我们的目标是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先进研究院,建设立足合肥、覆盖安徽、面向全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科研成果直接送到当地科技有需求的地方,同时各城市也会参与到我们的中心建设中来,共同建设这样一个成果转移转化的机构。”
建议建立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
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直以来,包信和非常关注我国科技伦理建设。“其实《关于建立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的建议》我已经提了两年了,今年会上再提,就是第三年了。”包信和说,过去可能人们对科技伦理关注不多,但是去年出现了一些科技伦理方面的事情,他明显感觉到人们对科技伦理的意识在增强,对建议的处理意见和反馈也很具体了。
“现在高科技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这样也就会给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具有不确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涉及到科技伦理的问题。”包信和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科研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包括科技方案的设计、科技目标的确定等,都应该同时进行科学伦理方面的考量”。
“科学的目的本来是要造福人类,如果可能会对人类造成灾难,那么这不是我们希望做和看到的。”包信和呼吁,希望能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权威性的科技伦理委员会,并统筹加强科技伦理研究和建设,让更多的科学家能够认识到,科技伦理并不是限制科学发展,实际上是为了科学更健康、更好地持续发展。
苏蕾艳崔雪美但孝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刘旸钟虹魏鑫鑫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想领小动物回家养吗 合肥一80后夫妻养了很多小动物,想送一些新繁殖出的给市民
有人喜欢把家打理得整齐干净,有人喜欢在家里养花种草。可是合肥有一对80后夫妻,却喜欢在家里养各种小动物,十几年下来,家里俨...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