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动能 推升级 促发展 合肥经开区打造“新芯之都”

安徽商报 2019-03-07 01:00 大字

随着机器的运转声,位于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国轩电池生产车间内,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据介绍,这个项目从投资建设到投产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到2020年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基地。这只是2018年合肥经开区众多企业发展的冰山一角,也是2018年合肥经开区朝着高质量发展跨越迈进的见证。

“高质量”是提动能的“核”

2018年,合肥经开区努力发展制造业,其中核心的理念就在于“高质量”。据悉,在聚焦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合肥经开区打造“新芯之都”,推动江淮大众、蔚来汽车、国轩新能源等一批落地项目放量扩产,全力促成江淮大众新项目、蔚来新车型等项目落地。引进一批集成电路核心配套项目,形成一条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加快建设集成电路配套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南艳湖芯片设计集聚区,着力打造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国际一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我们就是要聚焦高端,瞄准前沿,把握制造的内涵特质,体现智能融合的时代特点。”合肥经开区经贸局负责人介绍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和产业集群,是提升开发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影响力的关键。

2019年,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规划中,把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目前,江淮汽车新款纯电动车型iEVS4开始接受市场预订,该车60公里/小时等速续航里程将达到530公里,成为当前国内纯电动汽车中续航里程最远的车型。与此同时,更加智能、先进的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江淮与蔚来合作的纯电动智能SUV的生产中。

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让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

关键领域龙头卡位,已成为合肥经开区产业调转促、创转升发展的缩影。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合肥经开区在动力电池方面,已逐步形成面向国内多车企、多档次、多技术路线产业链条。

国轩电池常务副总经理贺狄龙预计,15G瓦时全部达产,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250亿元。同时,国轩电池将考虑与经开区合作建设行业高端人才培训及研发平台,主要瞄准中高端乘用车的三元电池产品等。规划中,合肥经开区基地今年预计将产出三元电池产品1000万只,产值可达20亿元。

“创转升”是推升级的“魂”

在园区“创转升”方面,合肥经开区“腾退进”并举,“点线面”结合,稳步推进“创转升”三年行动计划。在推进“创转升”三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合肥经开区累计盘活4221亩低效用地,其中2018年盘活1346亩,清退28所驾校,催建12家企业开工建设,17家c类企业转型升级。

如果说“创转升”在2018年的关键词是“升级推进”,那么2019年合肥经开区“创转升”将进入“系统推进年”。

据悉,在点和线上,合肥经开区今年将启动16户企业1569亩土地的升级,提升30户C类企业,完成27户违规租赁厂房清退。C类企业再减少100户,AB类企业占比从目前43%提升到70%以上。在更广阔的层面,今年合肥经开区计划将更多工业用地升级转型为科技研发、总部商业等。与此同时,升级改造民营一园等5个“园中园”。今年开始,从企业到园区,“创转升”将开始全面整合三年来积蓄的土地资源,这意味着已经在经开区实施三年的“创转升”即将进入收获阶段。

在效率变革的同时,经开区的动力变革也在同步进行。这一过程中,合肥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双倍增”,分别达213家和7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5%,增长15.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75%。同时,围绕质量变革,合肥经开区正在制定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方案,今年计划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10家以上在技术、市场、产品、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配套专家”和“行业小巨人”。

在2019年的工作方面,合肥经开区也开始进行着紧锣密鼓的部署。合肥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余洲表示:“2019年的创转升将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闲置、未按协议约定开(竣)工用地;二是低效、僵尸企业;三是空置、出租厂房。”“下一阶段,我们将盘活一批低效、僵尸企业。”孙余洲说,创转升要坚持时效,要坚持结果导向,质量第一、效益为上,以企业质效作为创转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外开放”是促发展的“力”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合肥经开区活跃开放平台,加快航空港建设,新增国际货运航线,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完成肉类口岸申报,丰富国际冷鲜港产品;推动出口加工区升级综保区;启动派河国际物流园二期,加快与宁波港合作,打造海天铁联运工程,建设全国性物流枢纽基地;推进跨境电商巨头网易考拉、唯品国际开仓运营,以大聚小,扎推发展、培育市场,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快速发展。

用心开放,成绩斐然。自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创造了全省对外开放11项“第一”:开通首条国际货运航线、首条全货机航线,首飞“合肥—法兰克福”临时货运包机,建成首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设立首个临空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行首个进境水果、首个冰鲜水产品、首个可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首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测试成功,首家省政府授牌的安徽省跨境商品直销中心开业,举办首届安徽省进出口商品供需对接会。2018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定格在1111万,这对于合肥经开区来讲,超越1000万已经成为过往,不断突破新高的旅客吞吐量才是真正的未来目标。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合肥出口加工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近25%;完成进出口总额约6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进出口总额占省、市进出口总额比重已分别达10.9%、22.3%,与同期相比分别提高2.3、3.9个百分点,已跃居全国出口加工区第三位。

在合肥出口加工区龙头企业联宝科技,继2017年成为合肥市首家营收突破500亿元的工业企业后,2018年生产笔记本电脑整机超1700万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700亿元,完成进出口约68亿美元,继续蝉联合肥市最大工业企业和安徽省最大外贸进出口企业。

进口商品展示直销领域,合肥出口加工区与江苏海晨物流、合肥百大集团、深圳启明星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两个进口商品直销、保税展示及跨境电商O2O线下体验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进口商品直销平台。同时,经开区于去年5月18日正式开通的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使得以往合肥消费者要3~5天才能收到的网购进口商品,从该区保税仓库发货,同城基本实现“当日达”,省内主要城市实现“次日达”。目前,合肥加工区内已有江苏舜天中创供应链、百大易购、邮境通等30余家跨境电商及关联企业入驻开展业务。

预计到“十三五”末,经开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将突破500万单,成为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最重要的线下综合园区。

李长龙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新闻推荐

合肥市包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吊销公告 包市监处字〔2019〕1号

当事人:安徽麦典广告有限公司等2323户企业和合肥市包河区塘西果蔬专业合作社(本公告及名单详见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