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失父爱 13岁女孩撒下大爱 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 ,女孩做主捐出他的眼角膜和双肾
张安琪学习成绩优异。
父亲的器官捐献证书。
张安琪接受记者采访。
“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这是张安琪寒假阅读的《傅雷家书》中她最爱的句子。对于这个13岁的初中生来说,痛苦,她正在经历——年前,她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而同情心,亦在她的心中滋长——她选择替父捐出眼角膜和双肾,让爱延续。
永失父爱 期末考试第二天父亲突发脑溢血
2月28日上午9点半,在合肥第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八年级(2)班教室里,张安琪正在听着英语课,平静的脸上似乎已看不出过去一个月来的“永失父爱”的伤痛。
1月16日,张安琪正和全校同学们一起进行期末考,刚考完试,她还没走出校门就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当时站在校门口,脑子嗡嗡的,根本听不见周围的声音。”回想那一刻,张安琪红了眼。
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一起生活的张安琪一直成绩优异,在班级里是值日班长,也是语文课代表,还负责一个七八人的学习小组,这也成了父亲最大的骄傲。
“他平时很关心我的学习,经常会跟班主任聊我最近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学习小组安排的事比较多,平时会经常做学习表格、发通知,这些我爸爸都会帮我一起做。”平时和父亲聊天最多的时候,就是每天接送她上下学的路上,叽叽喳喳的张安琪会给父亲讲这一天学校里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校门口,常能看见父女二人乐呵呵聊着天,一起走向回家路。
让爱延续 艰难决定替父捐出眼角膜和双肾,点燃更多生命
在等舅妈开车来接她去医院的路上,张安琪就接到父亲脑溢血经过医院抢救仍无法挽回的噩耗。手里还攥着父亲前一天从班主任那里拿来给她复习用的英语试卷,张安琪哭到几乎晕厥。
“不敢去面对,觉得就是不可能也不现实。”张安琪说,当天上午他爸爸还给班主任老师的微信点了赞,并且在班级群里发布了帮学习小组准备的材料。
去医院的这一段路,对她来说无比漫长。沉浸在悲伤中的张安琪,在痛失父爱之后并征求了家人的意见,艰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捐出父亲的器官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想他一定会同意的,这也是一种把他对我的爱延续下去的方式。”在得知父亲无法抢救回来后,张安琪默默做了这个决定。在学校会议室里,张安琪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捐献器官的证书和徽章,她替父捐出了眼角膜和双肾。“现在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宝贝的两样东西。”捧着这两样勋章,张安琪又红了眼眶。
“很小的时候,我看过一个电视纪录片,捐出器官能救活有需要的人。”聊起作出决定的初衷,她说,这个纪录片对她影响很大,在跟家人商量后他们也同意了这个决定,小小的她知道,这不仅是父亲点燃了别人的生命,也是对她爱的一种延续。
得到关爱 肿着眼完成期末考,班主任、学校对其关怀备至
“知道她作出这个决定时,我很震惊,也很心疼她。”当晚,班主任张巧燕也赶到医院,陪伴张安琪一整晚,在老师的怀里,张安琪哭成了泪人。
当班主任劝她趁假期好好休息时,张安琪则提出要返校继续参加期末考试。“爸爸最关心我的学习,我想用最好的成绩让他安心。”忍着悲痛,肿着眼的她第二天又回校完成了期末考。
整个寒假,张巧燕干的最多一件事就是每天和张安琪视频、每天给她妈妈打好几个电话。“我怕她会承受不住,她还只是个孩子。” 为了方便通话,张巧燕还在春节前买了一块电话手表送给张安琪。“这样,她假期有什么不开心或者是平时找我聊聊天、谈谈心也方便很多。”
临近春节,张巧燕还特意去了一趟张安琪家,了解她的状态,并推荐她看了几本书。张安琪最爱看的两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傅雷家书》,能从书中感悟到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挫折,但只能积极面对。
“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及她积极面对的心态让我敬佩也有些心疼。”寒假期间,45中橡树湾校区执行校长曹敬芝专门赶到张安琪家中,进行家访。
“我们专门组织学校心理健康老师以及她的班主任开了好几次的会,通过更细微的关怀,引导她的心理健康发展。”晨报记者 刘梅梅/文 卓旻/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今后在城东的三无小区、城中村、小街巷以及高架桥上下匝道口等区域,计划建设60...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