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上学”到“上好学” 合肥今年计划建成幼儿园71所,新增学位2.6万个,原则上都是公办园

江淮晨报 2019-02-27 10:00 大字

孩子们正在上兴趣班。(资料图)

开学日,学生们拿到新课本。(资料图)

当越来越多人在谈论“美好生活”时,谈论的是什么?对城市居民而言,是老有所医、幼有所育、城市变美、生活向上。而落点教育,合肥带给更多人的是“科教之城”的高校云集;是公办园、普惠园的比例不断增加;是把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铺到市民“家门口”;是“三点半课程”这样的创新不断解决教育难题。

【扩容提质】

从过去的“好上学”到如今的“上好学”

“刚过完春节,我就带着三岁的小女儿在小区附近上了一所惠普园的托班,学费也不贵,关键是教学环境不错,幼师对孩子也有耐心。”许文家住庐阳区昆仑花园,刚开学,她就给小女儿在家门口附近的一所普惠园报了名,一学期学费不到3000元。

她告诉记者,大女儿在附近的长二小临泉路小学读三年级,如今,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完全不用愁了。在以前,许文最担心的就是“家门口”上学不好上。“眼看着这几年周边的幼儿园越来越多,春节之前,我们就全家总动员在附近考察了畅园新村幼儿园、红缨时代幼儿园、昆仑花园幼儿园以及一些民办幼儿园,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家近学费也便宜的普惠园,如今,两个孩子都上了学,我们心里一块大石头也放下了,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美好生活。”

从过去的“好上学”到如今的“上好学”,正是许文这样的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落地在教育上最大的期盼。随着“二孩政策”的实行,近年来,合肥市不断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上扩容提质,让更多适龄儿童能“上好学”。

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幼儿园1173所,在园幼儿29.8万人。其中,全市公办园456所,在园幼儿9.2万人,公办在园幼儿占比30.8%。“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8%,已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导、普惠园为主体、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格局。”合肥市教育局表示,目前全市每学期收费在3200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最高指导价)以下的各类幼儿园的占比达78.5%。

今年全市计划建成幼儿园71所新增学位2.6万个

在基础教育以及公办园的扩容上,今年合肥市将“下足功夫”。合肥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园所建设。“对照2019年全省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计划全年建成幼儿园71所、新增学位2.6万个,原则上全部办成公办园。”

此外,还将认真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等规定,完成专项督查整改,及时移交教育部门,原则上举办成公办园。实际上,去年合肥市就曾出台在建立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使用长效机制,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定期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意见。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年伊始,合肥市也召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调度会,就全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及小区配套园治理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课后服务】

合肥正遴选第二批“三点半课程”试点校

“3D打印”课、古诗词、二胡、国画、英语角、腰鼓、播音主持……新学期开学,在合肥市琥珀名城幼儿园琥珀名城校区,全校2600多名孩子选择在放学后继续上“三点半课程”。该校副校长丁元春介绍,目前该校区开设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达87门,参与服务的教师达到114人,这其中,还有17门课是外聘教师。“比如,泥塑、糖画、剪纸这些非遗项目,都是聘请的非遗传人来讲课。”

“根据上一学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选择‘三点半’课后服务的学生占到了整个学校的五分之四。”丁元春介绍,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以城市发展带来的随迁子女居多,“三点半课程”的需求尤为突出。根据学校的统计,去年全校3292名学生,参与“三点半课程”学习的人数达2673人,占全部学生的82%,开展一年多以来,极大地便利了周边两千多居民接送孩子放学。

为减轻学生校外过重课业负担、满足家长接送便利等问题,去年年底,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等联合发布通知,提出“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

课后服务如何开展?师资配置如何解决?合肥市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

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庐阳区先行试点,通过“政府买单”,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开设中小学生午间和下午“放心班”工程。到2017年底,“放心班”工程已经在全区近40所中小学全覆盖。

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的“课后服务”不仅仅局限于“放心班”,还有“三点半课程”。

“去年我们在全市中小学中遴选了首批‘三点半课程’试点校,效果不错,不少家长和学生也大力点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这学期开学前,合肥市已经在遴选和申报第二批“三点半课程”试点校,今后课后服务将在全市中小学全面铺开。

2月25日,在合肥市教育局召开的“合肥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闻通气会”上,也明确提出,探索出台晚自习管理辅导、午间放心班和“三点半”等课后服务补助办法,补助资金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午餐工程全覆盖,让中午在校学生吃上“热乎饭”

土豆烧排骨、毛豆烧仔鸡、干锅有机花菜、肉末豆腐羹……去年秋季开学,这些菜已经出现在南门小学第一周的菜谱上。“一般每天会有一个大荤菜。”南门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周三,该校都会到学生中做“民意调查”,制定出下一周受欢迎的菜谱。“变着花样的同时,实现营养均衡。”为了让学生吃得更健康,学校食堂还专门配备了一位营养师,特意为学生们搭配出营养餐,菜谱每天都不同。

2016年秋季开学,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进中小学午餐工程,让孩子们可以选择在学校享用统一提供的午餐并休息。诸如南门小学、合肥师范附小、华府骏苑小学各区学校,也第一批推进了午餐工程。“中小学校午餐服务工程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长,缓解了交通压力,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合肥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学校食堂+午餐配送”两种配餐方式,2017年秋季开学,合肥市中小学午餐工程基本实现了在城区中小学的全覆盖,让城区所有在校生中午都能吃上“热乎饭”。

【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管理把名校铺到市民“家门口”

城郊学校能不能享受城区名校的教师讲课、课程资源?通过“教育集团化”就能解决两校间的师资流动、课程共享甚至是教学管理等问题。“要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办好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根据合肥市教育局规划,各城区要积极实施集团化办学,打造教育集团发展共同体;同时鼓励跨县区集团办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切实解决大班额、择校等问题。按照规划, 2020年,集团化办学学校覆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0%。

实际上,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合肥早有试点。

从2016年开始,师范附小四所分校组建成“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四十六中及其南区分校组建“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教育集团”,让“走校上课”成为打破学校壁垒的全新教学模式,由此也拉开了合肥市集团化办学的序幕。

随后,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逐步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截至去年秋季开学,全市191所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占义务教育学校的24.26%。

晨报记者 刘梅梅

新闻推荐

太阳准时退场雨水开始新一轮表演

二月已近尾声,三月就要来临,黑黑灰灰闷了一整个冬天,总算等来了春的色彩。不过天气依然不给力,太阳短暂回归几天后,依然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