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台电梯16个月 解救困人超过700人 高新区又有700台电梯接入“天网”系统

高新新闻 2019-02-21 11:30 大字

两年前,智能电梯安全员“小AI”高调亮相,高新区59部电梯上率先试运行。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小AI”情况如何,是否真的能急人所困?是否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喜欢?记者带着疑问来到高新区一探究竟。

仅用11分钟解决问题

2018年10月10日17时02分46秒,供电系统突发故障,合肥高新区某小区大楼2部乘客电梯全部停运。

17时02分47秒,“小AI”第一时间自动感知到故障情况,随即向大楼物业和电梯维保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2秒钟后,物业和维保值班人员的手机上分别收到“某小区5号梯在1楼位置发生电梯停电困人事故,请您立即前往救援!”、“某小区4号梯发生停电报警,请及时排查”等信息。几乎同一时间,物业和维保人员也接到“小AI”自动拨打过来的电梯报警电话。

2分钟后,物业人员抵达现场进行安抚处置;10分钟后,电梯维保人员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处置。

17时13分,2名被困人员被安全救出。至此,从预警到故障完全解除,前后仅用11分钟。

智能电梯安全员“小AI”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更是让被困人员惊叹不已。一旦发生故障,不等搭乘人求助,智能电梯安全员“小AI”就会第一时间自动拨打救援电话,并推送出救援信息。自动预警与自动报警是该系统的最大亮点。该系统对异常停梯、超速等常见故障和事故可以进行事前预警,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于停电等突发状况,系统会利用AI技术第一时间自动报警,由系统直接通知救援人员并告知被困人员所在楼层,大大节省人工调度和现场救援时间,平均省时15分钟左右。此外,通过对电梯运行警示情况、运行次数、运行时间、维保情况等大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还可以自动判定电梯当前质量情况和预估可能的寿命周期。

故障率下降约60%

2017年3月起,高新区对管委会办公楼、创新公寓和晚水公寓电梯进行了预警报警系统试点工作。工作开展以来,电梯故障率稳步下降,应急救援效率显著提升。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目前高新区正进行预警报警系统扩面推广,以进一步提升电梯运行水平、保障居民乘梯安全。

“小AI”好不好?从下面一则数据可以看出科技的力量。从试点开始至发稿日,合肥高新区陆续接入预报警系统的电梯有近750台,目前监测运行时间超过43万小时,监测运行次数达7000多万次,监测故障预警5000余次,监测困人故障400多起,解救困人超过700人,救援时间平均节省15分钟,故障率下降约60%。

记者了解到,预警报警系统项目是合肥市电梯安全信息化系统的试点项目,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通过高新区管委会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公开招标,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平台、资金统筹平台、产业布局平台”的作用。

“日前,高新区又有700台电梯接入“天网”系统,正在进行硬件安装和软件调试。为全面验证该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2月11日,高新区电梯监测预警报警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明确验收细则、制定验收方案。”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清告诉记者。

会上,高新时代智慧公司介绍了当前系统建设进展情况,随后各成员单位围绕项目验收时间、验收程序、验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制定了以用户意见反馈、承建单位自检、现场能力验证、专家系统论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验收方案,明确了验收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统一了各项验收流程的量化标准。会议强调,电梯监测预警报警系统项目建设进入到最后的验收环节,各单位要明确目标、统一认识、严格把关、有序推进,确保高标准严要求,科学严谨地验证系统各项功能,保障项目建设圆满收官。黄琼

新闻推荐

合肥大道将与颍淮大道“握手” 阜裕大桥拆除新建项目2021年6月完工…… 昨日,一批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昨日,合肥大道(颍淮大道-峨眉山路)工程等一批市本级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今年度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大幕。市领导王玉峰...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