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生态环境保护全国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安徽省近期出台实施方案,将巢湖治理作为污染防治七场标志性战役之一,打响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 精准治巢 擦亮明珠

安徽日报 2019-02-19 07:18 大字

状若心形的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被誉为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明珠”,就应“晶莹剔透”、荡漾清波。近年来,巢湖水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入湖污染物居高不下、富营养化水域易诱发蓝藻等问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安徽省开打七场标志性战役,巢湖综合治理即是其中之一。去年年底,《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出台。近日,合肥“开年第一会”即聚焦生态环保和巢湖综合治理,要坚决打好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巢湖水质根本性好转。

攻坚战,剑指何方?

——明确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河湖水质目标管理、湖区蓝藻防控、流域生态恢复、河湖净化能力建设6个具体目标

巢湖流域面积13486平方公里,人口约1075万。巢湖生态环境保护全国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随着攻坚战打响,到2020年,巢湖究竟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绘出前景。

方案提出,到2020年,巢湖流域防洪短板基本补齐,流域水量调配能力明显增强,氮磷总量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入湖污染负荷有效削减,河湖水质有效改善,湖区蓝藻控制有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围绕总目标,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明确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河湖水质目标管理、湖区蓝藻防控、流域生态恢复、河湖净化能力建设6个具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巢湖综合治理目标体系。如提出到2020年,防洪减灾能力增强,确保合肥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到100%;东、西半湖水质分别保持Ⅳ类和Ⅴ类;重污染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河湖自我净化能力逐步增强等。

“巢湖里的污染物是入湖河流输送来的。所以,治理巢湖污染,应当坚持‘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理思路。”省巢湖管理局局长余忠勇解读,方案更加突出入湖河流的治理,分类施策、重点攻关,通过入湖河流水质的提升,实现巢湖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分类施策、重点攻关”是攻坚战确立的四大原则之一,此外还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系统治理”“制度保障、严格执法”。安徽省明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围绕治理、保护、发展三大任务,以巢湖出入湖河道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强化减排、净化、扩容三大环节,统筹水陆、城乡、江湖、河湖,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综合治理,统筹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分析巢湖及入湖河流污染成因和污染结构等特点,制定差别化的保护策略与管控措施,坚持以河保湖,实行一河一策,集中力量实施污染歼灭战、生态保卫战。

治污染,怎样出击?

——部署20项重点任务,实施重污染河流治污大会战,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搬迁、停产整治等措施整治开发区企业污染

余忠勇表示,攻坚战方案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顶层设计、重点工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重要措施,提出编制《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实施重污染河流治污大会战、深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加强巢湖蓝藻应急防控、推进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等20项重点任务,着力削减入湖污染物总量、改善江湖水体联系、恢复流域水体自净能力。

系统性的“作战”任务已经明确。如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搬迁、停产整治等措施对各类开发区内违规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分类整治;巢湖沿湖岸线5公里范围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设施全部整改达标,整改后仍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依法依规关闭拆除;开展入湖河口生态湿地建设,结合环湖生态防护林建设,恢复和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形成环湖“多片、多带、多廊”的生态格局,构建保护巢湖的天然生态屏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环湖生态湿地和生态防护林,形成环湖生态绿廊;2020年,力争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三期工程完工,全面推进四期、五期工程,开工建设六期工程等。

实施重污染河流治污大会战是重点任务之一。方案明确,要深入分析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双桥河污染成因,实施“一河一策”治理;建立入河入湖固定污染源清单,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规范排水管理,大力削减城市面源污染物负荷;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2020年前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混接整治;实施重污染河流集中整治,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加快推进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实施生态补水、河道底泥生态清淤工程等。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治理是巢湖综合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日前召开的合肥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河(湖)长制工作大会暨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会上,合肥市副市长王民生说,要突出抓好南淝河、十五里河等重污染河流治理,加快重点控源截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巩固提升丰乐河、白石天河、兆河等清水河水质,坚持城乡同步强力整治黑臭水体,确保打赢碧水保卫战。

当前,合肥市已编制了《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及16个重要河湖水体达标方案,并实施了《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等。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期、四期、五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区范围已划定。合肥市停止审批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埋设一级保护区界桩161个。一级保护区内自查发现的248个项目中,211个小餐饮、5个湿地工程项目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持久战,如何保障?

——完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保护、严格考核问责等,加快推进“数字巢湖”建设,充分发挥湖长河长作用

巢湖综合治理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如何保障攻坚战落地见效?

余忠勇表示,方案确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保护、严格考核问责、加强社会监督6项保障措施,明确流域各地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充分发挥省级巢湖湖(河)长制和市级河长制作用。

“精准”是攻坚战强调的新特点。方案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巢湖”建设,以地理空间信息、流域水情雨情、点源面源污染监控系统等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设信息共享数据库,建立巢湖数字流场,构建巢湖流域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巢湖流域水环境的精准管理和有效实时监控。余忠勇透露,为完善技术支撑,“数字巢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填补多项空白,巢湖湖盆地形测绘已完成,水质水量监测网络今年一季度将建成,届时河流入湖水质将实现动态监测。

根据方案,巢湖综合治理还将借鉴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大力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序引导流域各地减少排污,促进上游地区减少排污、改善水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巢湖综合治理将严格考核问责,加快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分流域、分区域进行年度考核,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余忠勇表示,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将立足实际,围绕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完善流域各干支流水质目标体系,系统谋划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节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巢湖。

本栏照片:巢湖风光。

本报记者 温沁 摄

新闻推荐

海康威视合肥科技园项目签约落户 宋国权会见海康威视客人

本报讯2月18日下午,合肥市政府、合肥高新区分别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在市政务中...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