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2018年合肥新站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民生工作创新纪实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2-28 11:30 大字

[摘要]2018年合肥新站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民生工作创新纪实

今年以来,合肥新站高新区共实施19项民生工程,其中区社会事业局承担11项。年初该局科学制订了民生工程宣传方案、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分解表和月度任务分解表,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基础资料规范齐全,操作程序依法合规,资金及时到位并足额发放。

扎实推进民政民生

目前,该区社会事业局承担的11项民生工程均按时完成任务,其中8个项目已提前或超额完成任务。

2018年,该局承担民政民生工程共3项,主要是困难人员救助工程、退役士兵培训、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社会精准救助.编织牢固“保障网”。为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该局一直规范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坚持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三榜公示,设立举报信箱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资金公开”。建立对申请低保家庭定期抽查、走访制度,认真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积极开展低保网上审批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低保对象16094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823万元。同时,开展了低保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助学活动,共资助29名困难新生,发放救助金9.05万元。

落实特殊群体救助,撑起困难群众一片天。为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制定了《新站高新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方案》,该局严格把关,规范程序,多措并举推进该项工作,截止目前,共有1459名重度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资金104.196万元,共871名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资金107.7866万元,已打卡发放到残疾人账户。

经过宣传发动、细致摸底、审核把关,2018年市级下达该区的贫困精神病人药费补助项目任务数100人,每人每年1000元,完成114人,打卡发放资金11.4万元。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该局第一时间完成市级下达的55名救助任务,共为61名残疾儿童申报了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任务。已足额发放儿童康复训练经费79.3万元、生活补贴30.5万元。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老人“温馨”港湾。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该区养老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2个,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20个、老少活动家园18个,社区食堂4个,基本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生活圈。建立完善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目前,享受高龄津贴及长寿保健对象共3687人,发放资金224.22万元。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充分认识加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谋划、创新举措、精心组织,实现民政和人社部门联动,扎实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利用2017年秋季、冬季退役士兵报到之际,积极宣传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政策,开展专场招聘会,科学合理设置培训科目,提高培训积极性,2018年超额完成47名退役士兵培训任务(市级培训任务20名)培训费支出23.2万元,真正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铸就高品质卫计民生

2018年,实施3项卫生计生民生工程项目,分别是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及妇幼健康、计生特扶和职业病防治项目。应到位资金总数为180.2955万元,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目前,家庭医生总签约达65618人,有偿签约16993人,高血压有偿签约6236人,有偿签约率11.4%,糖尿病患者有偿签约2198人,有偿签约率10.44%,各项履约服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和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提质、增效,目前已累计完成婚检2479人,婚检率已达92.31%,共接种一类苗96114针次,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年目标任务。全区计生特扶共94人,打卡发放特别扶助金达90余万元,发放生活失能护理补贴32.4万元,免费办理家庭医生签约,社区建立特扶家庭帮扶联系人制度,对口帮扶特扶家庭,解决特扶家庭实际困难。

聚焦特扶家庭,多举措全过程加大帮扶力度。 2018年全区共保障特扶94人,打卡发放特扶金90.18万元,拨付率100%。为特扶家庭成员开展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各区属医疗机构根据特扶家庭需求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提供健康体检、用药指导、就医转诊等全覆盖医疗服务;建立特扶家庭帮扶联系人制度,各社区卫生计生工作人员成立帮扶小组,深入群众开展帮扶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走访慰问工作,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为68名60岁以上的特扶老人申请失能鉴定,发放生活失能护理补贴32.4万元。

聚焦妇幼健康,大范围多角度提升服务水平。该区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考核,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督促免费婚检、计划免疫等项目的进展情况。区社会事业局设计印制婚前检查宣传手册,积极为前来登记的群众宣传婚前检查民生工程的政策和必要性;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项培训,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孕产妇及儿童保健培训等,提升各项目执行人员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服务质量;改进工作方式,大范围多角度提升服务水平;针对各项目实施情况,以方便群众、提高效率为目标,采取多种方式确保群众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

聚焦卫生人才,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医疗质量。该区早谋划、早实施,积极制定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动员优秀青年医生主动报名参加;遴选优秀青年医生参加上级培训,要求选派单位严格落实政策,保障参训人员正常工资待遇,确保完成学习任务;联系医联体上级单位,要求严管理、重考核,针对基层医疗卫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保证学习效果,为基层培养能力强、技术精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文化民生”滋润心田

2018年,该区社会事业局承担了“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两项文化民生工程项目任务。该局始终坚持把好招标关、坚持群众导向、强化责任落实,两项文化民生工程项目高质、顺利实施。

通过加大民生宣传、加强站内制度建设、强化阵地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该局扎实做好场馆开放工作。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先后开展了包括亲子阅读、家长课堂、“墨点堂”青少年书画课堂、庐剧放映、老年人手工、老年人红歌会、“五月康乃馨爱心送母亲”、农民工技能培训等主题活动。并依托高教基地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专业社工、高校志愿者及大学生、民间艺术团为依托,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站设施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益。形成了“黉门讲堂”、“旱船表演”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全年累计服务人次超过8万人次。

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网络设施为基础,做好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等有关活动;每年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农家书屋出版物不少于60册(张),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每年每个行政村放映12场公益电影;结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每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开展1场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截至11月底,文化信息共享资金使用3.6万,完成率100%;开展农村文化活动19场,完成率106%;电影放映放映219场,完成101%;农家书屋图书更新近2000册,建成6个数字化农家书屋。

教育民生圆梦学子

“绿色通道”畅通民生资金渠道。做到资金及时安排、及时拨付、及时兑现。截止12月底,省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项目公用经费补助拨付学校1614.2万元,资金拨付率100.16%,资金使用率100%。免费教科书项目已到专户资金322.8万元,实际结算拨付资金322.72万元。免书本费资金拨付率118.76%,免书本费资金使用率99.24%。建立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落实义务教育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资助政策。全年资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86人,发放贫困寄宿生补助8.06万元,确保了全区所有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实现。学前教育资助全年发放受益幼儿365人次,发放资助金额53.377万元,并及时打卡发放到位。

宣传月期间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制作更新宣传栏100余块、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60余块,召开主题班会、校会200余次,发布网络信息60余条。据悉,省市民生工程网工作动态报道了 《合肥新站区教育民生图片精选》等登载安徽民生工程网图看民生专栏。教育民生工程正是综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拓展了教育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了教育民生工程影响,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支持度和满意度。

童柏林 戴华胜

新闻推荐

从境外邮寄药品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合肥海关:自用合理数量的药品,无需办理其他手续,可直接邮寄

12月26日早上,一位市民向本报“市民心声连线”栏目求助,称他有一位亲戚患尿毒症多年,一直在做血透治疗。可最近,这位亲戚又被...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