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扎实推进新优质学校创建纪实

市场星报 2018-12-18 01:00 大字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魅力合肥,幸福高新。作为宜居宜业的新城,合肥高新区素有“中科智城,江淮硅谷”之称,其工业经济领跑合肥,承载着希望与未来的教育事业同样以一种高新速度实现着“弯道超越”。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名校战略、“三名”工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品质的整体大幅提升。

2014年,合肥市启动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合肥高新区抓住时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区16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中,10所学校参加了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第一批2所试点校创建顺利达标,被认定为合肥市首批新优质学校,第二批2所、第三批4所和第四批2所试点校正在创建中。创建过程中,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学情况,精准定位,深挖内涵,特色逐渐彰显,品质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了各美其美的景象。

多措并举,保障新优质学校创建

建立机制,保障有力。高新区工委、管委会成立了以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局办及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组,统筹指导各学校制定创建规划,协调各部门在资金、人力、政策方面给予全力保障。创建以来,区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创建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提升、创新实验室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团队活动室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装备采购等,创建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

同时,教育督导室邀请第三方人员参与,跟踪督导、评估。客观公正、优劣凸显、真实呈现,便于反思、总结、改进、提升。因此,各创建学校真抓实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学校办学品位、教育品质不断提升,赢得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专家引领,强化学习。为了让“新优质”从内涵到外延,从理论到实践,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区属学校20多名创建负责人,奔赴最早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的上海,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校也陆续组织创建团队赴上海新优质学校参观学习、请上海专家培训、指导。随后,社会事业局又委托专家莅临高新区及创建学校,指导具体创建工作。

“新优质”虽最早开展于上海,但要完美嫁接于合肥,还需结合本市的实际,有所创新,因此,本地的专家引领同样尤其重要。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根据各创建学校的不同需求,分阶段、分批次邀请本市专家入区培训、入校指导。

各校特色彰显,各美其美

近年来,高新区搭建了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话教育、共创优质的平台,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同时,高新区教育加大了改革力度。譬如,职称评审、晋级打破了按资排辈,全区调控,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此举走在全国前列。采用无校籍管理,统筹全区教师资源,加大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了真正的教育均衡,为新优质学校创建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合肥市新麓小学以“构建鹿鸣课程,培养乐雅儿童”为创建项目,培养一群富有创造智慧的儒雅教师队伍和充满阳光活力的乐雅儿童。

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确立了“让每个孩子洋溢自信的笑容”的创建理念。学校本着“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宗旨,创新办学理念,丰富学校内涵,凝练办学特色,找出了一条重塑品牌强校之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幸福校园”。

梦园小学(西区)紧紧围绕创建规划,坚持“责任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抓住重点,凸显亮点,齐心协力做好“123”工程,即:围绕一个创建项目“践行责任德育,提升品德素养”。推进两项工作:课程建设、品德提升。逐步实现三大目标:学校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学生个性成长。

“和悦教育”在合肥市杨林小学扎根生长,初显成效。

……

新优质的创建对于学校的发展,是一次历练,是一次提升,更是一次质的飞跃,高新区各创建学校特色逐渐彰显,最终实现了各美其美,真正做到了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今后,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立足区本特色,进一步完善“新优质学校”创建激励机制,扎实推动后续创建工作,完成区属学校由弱到强的蜕变,为“三个高新”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整治村庄环境群众参与力量大

本报记者杨燕通讯员汤华柳春玲临泉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关庙镇科学规划目标,整体推进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