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模式”引领安徽省基层法院知产审判

安徽法制报 2018-12-12 10:54 大字

9年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多起知识产权案件入选当年省高级法院全省十大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案件分别入选国家版权局十大案件。9年里,3名审判人员加3名书记员的民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年办案总量翻了三番,人均年办案量已逾400件。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合肥高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的硕果,更是安徽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快速发展的缩影,见证了安徽省以及省会合肥科技创新的飞速进步。

2009年9月,为推进合肥高新区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以及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高新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

2011年5月,该院经批准成为安徽省首家试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的法院,即由该院民三庭统一审理发生在合肥市辖区内的除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件和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纠纷案件之外的标的额在50万元以下的知识产权纠纷民事案件以及刑事、行政案件。

由于该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合肥市11个区县,民三庭“案多人少”矛盾尤为突出。为了最大限度整合工作合力,破解“案多人少”难题,该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进完善符合知识产权审判特点的专门化审理程序和审理规则,建立的集中送达方式,通过划片、集中、直接的送达方式,有效克服了知识产权案件跨区管辖带来的送达难度,缩短了庭审周期。

近日,民三庭庭长马箭成功调解了科大讯飞公司与省外一家企业的商标权纠纷。因科大讯飞公司在百度搜索“讯飞云”时,发现省外一家公司擅自使用了与其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文字做为其产品名称,并在网站醒目位置使用“讯飞互联”等字样,认为其行为侵犯了科大讯飞公司所有的商标权,起诉至合肥高新法院。因省外该企业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在马箭庭长的多次调解下,同意赔偿科大讯飞公司损失,消除涉案的名称使用,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马箭庭长介绍,2010年以来,合肥高新法院围绕省、 园区创新发展战略,市、 抓住影响和制约知识产权司法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审理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涉及前沿技术、创意产业、服务外包、自主品牌和尖端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案件,妥善处理了一批群体性、矛盾易激化的知识产权纠纷。同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逐步建立三段式调解模式,根据当事人在庭前、庭审、庭后不同的心理预期,结合案情说理释法,切实为双方当事人考虑,提高调解工作的实际效果。其中,在审理新浪女作家曹晓丽著作权纠纷系列纠纷案件中,不仅促使双方和解,还就双方今后的用稿方式达成合作意向,双方都满意。

9年来,该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平均调解撤诉率近60%,调解撤诉案件自动履行率100%。合肥高新法院逐渐形成了以执法办案为核心,以完善知识产权“三审合一”体制机制为导向,从集中送达、集中开庭的事务管理创新,到推动繁简分流、裁判文书说理改革等审判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知产审判工作的“高新模式”。该院通过知识产权审判活动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为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红俊本报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路滑汽车失控险冲进南淝河

本报讯近期雨雪路滑,驾车出行尤其要注意行车安全——这不,深夜时分,一辆行驶在合肥环湖大道上的小汽车突然失控,撞向大桥护栏...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