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压力山大”成为孩子的“口头禅” 帮孩子减压、减负?听听家长、老师、专家怎么说

市场星报 2018-12-10 09:06 大字

[摘要]帮孩子减压、减负?听听家长、老师、专家怎么说

最近,合肥一名14岁女孩走失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走失前,女孩曾向同学流露出“压力大,想离家出走”的想法。令人欣慰的是,离家40多个小时后,女孩最终在小区内被找到。如今,“压力”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压力山大”甚至成为孩子们的“口头禅”。如何帮孩子减压、减负呢?昨日,记者专门采访了家长、老师和心理专家,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王永生 周先荣 陈红 记者 马冰璐

数据:3成以上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

今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显示,义务教育当前仍存在课业负担偏重、学生睡眠不足、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等问题。

监测报告发现,学生家庭作业耗时长,校外学业类辅导班参加率高,3成以上学生感到很有学习压力。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30.7%,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为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6.6%。

家长:尽力帮孩子不被“压力”所累

家住合肥市龙居社区的王女士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儿子学习成绩还不错,虽然我没有给他施加压力,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孩子无形中也在‘自我加压’。”她不止一次听孩子“吐槽”,同学一个比一个勤奋,自己不得不“自我加压”。

王女士说,每次感觉到儿子“压力山大”时,自己便会连哄带劝,帮他排解压力。如何帮助孩子减负呢?“一般儿子写完作业后,如果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便会‘勒令’他睡觉,不要再熬夜学习,作为家长,一定要尽力帮孩子平衡好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调节好心理和情绪,不要被‘压力’所累。”

“不少家长曾因学历不高在人生路上受过挫折,所以希望孩子足够优秀。”家住蜀山社区的刘先生认为,但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终究是个孩子,并不懂得如何排解压力,“这时候,家长就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孩子解压。”

“孩子不忙碌,家长心慌慌。”市民吴女士直言,每次看到别人家孩子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的,自己就不免有些心慌,“一想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在进步,我就不由自主地唠叨孩子,并给他‘增负’。”

“实际上,在学校减负的同时,许多家长却在暗地里给孩子‘增负’。”家住王卫社区的孙女士坦言,这种现象如今十分普遍,无奈之下,自己也只好给孩子“增负”,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虽然很多家长呼吁学校减负,但实际上,真正需要减负的恰恰是家长自己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市民陈先生认为,如果家长不减,孩子的压力难降。

老师:家长应与老师“合力”帮孩子

“家长应与老师‘合力’帮孩子减压。”合肥市望湖小学老师张秀琴表示。 “孩子出现压力困扰时,除了老师外,家长也要‘出手’帮孩子减压,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压力来源,通过陪伴、游戏、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减压。”张秀琴建议道。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业负担不算重,但不少家长却帮孩子报了过多的兴趣班和课外辅导班。”张秀琴认为,这种“增负”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建议报辅导班针对薄弱科目,报兴趣班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孩子作比较,“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自家孩子的自尊心,还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张秀琴认为,家长应少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同样也有不足之处,这种‘比较’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建议家长还是采取‘鼓励式’教育方式,多鼓励孩子。”

“初中生面临升学,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压力。”合肥市颐和中学老师宇朝霞认为,面对压力,孩子应和父母坦诚沟通,父母也应心平气和地聆听,并想方设法帮孩子减压,“家长除了要学会换位思考外,不要对孩子管束太多,应让孩子有‘喘息’的时间和空间。”

专家: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爱上学习

“帮助孩子减压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爱上学习,把学习中的压力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这样就会产生热爱学习的良性循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建议,家长不妨把孩子天性中爱玩与爱学的心理相结合,借助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来促使孩子由内而外地爱上学习,这样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不再有压力负担,而是变成了一种享受,学习效率也会有效提高。

周金妹指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不少家长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或是把孩子“扔”给辅导班,或是让孩子“孤单成长”,只知道一味地给孩子“增压”“增负”,“家长应纠正错误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分数当成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学会理解、关心孩子,成为孩子压力的聆听者和排解者,帮助孩子减负、减压。”

“学生是一个压力比较大的群体,如果无法正确地排解压力,有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离家出走、厌学、沉迷网络等行为。”周金妹表示,要正确排解压力,主要有四步:识别压力,减少压力,提高承受力,释放压力。

新闻推荐

□精彩发言

浙江日报新闻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逸群:合肥高新应“双进双出”合肥高新区确实是一个高端产业集聚的创新领地,和杭州高新...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