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文本的另一种解读

新安晚报 2018-12-09 15:25 大字

□合肥刘湘如

历来关于包公的文本很多,特别是断案方面,“包公案”,“铡美案”,“三侠五义”等各类故事异彩纷呈。民间传说多有演义性质:黑脸铁面,月牙眼,清正,无私,威严,扫尽人间不平……包公形象是百姓心中的祈盼和希望,怎样用一种传统的叙述方式,把包公一生的真实面目,客观、全面地呈现给读者,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许高彬先生经过漫长认真的准备,写出《包拯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无疑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负责宣传工作的县级干部,许高彬有着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标签:肥东人。巧的是,包公不仅是肥东人,还曾是县级官员,无论是出于精神的仰慕或感情的倾向,许高彬对于这位一千年前的乡贤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包公的形象总是鲜活生动,栩栩如生,标范特立,令人难忘。

我曾经听闻过一些流传的民谣,譬如“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等,可见人民对包公的尊敬。虽然历史上的包拯,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法力无边,凭着皇帝赐给的三口铡刀,就可以“先斩后奏”,但真实的包拯,确实大公无私。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已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后代子孙,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赃,死后不得葬进包家祖坟。他是真正的耿直无私、清正廉洁,因而被万世景仰。他身上那种正直不阿的品格,都在许高彬的《包拯传》里有切实的表达。

纵观全著,在18万言的《包拯传》中,作者用朴素通俗的表达,有条不紊地叙述了包公完整的一生。从“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清心治本、兴利除弊”,“犯颜直谏、嫉恶如仇”,到“身体力行、为民请命”,“肃正吏治、威慑天下”,“勤于政事、鞠躬尽瘁”,六大章循序渐进,剥茧抽丝,鞭辟入里,娓娓道来。整个文本通过少年求学、考取进士、端州留名、出使辽国、陈州放粮、参掉宰相、外任地方、坐镇开封、三弹李淑、魂归故里等等翔实的细节,把包公的人生过程叙述得跌宕起伏。其中关于历史史料的运用,也是本源据实,考之有据。如写包公“不涉朝野党争”部分,提到庆历三年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仁宗皇帝责成有所更张、兴致太平,继而引出范仲淹等人的《十事疏》(此时的包公,不过是一个刚从端州调任入京的官场新秀),以及他到任后的一系列举动和建言,都叙写得事实清楚,有依有据。又如“执意抗辽”一节,写到宋辽双方最后达成和议,宋方虽有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但由于包公的坚持抗战,终究避免了更大的失败,都写得史料真实,尺度有节。在“七斗王逵”一章中,包公“弹王逵(一)”,“弹王逵(二)”“弹王逵(三)”,一直到“弹王逵(七)”,每一次都写得有理有实,弹劾有据,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包公也因此得到“包弹”的外号,甚至成为了北宋时期的流行词语,这是值得玩味的一笔。

除了认真的记述,以趣味的手法描摹包公的精神风貌以及人格背景,是《包拯传》的另一特色。在“京都阎罗包老”一节中,作者写到开封百姓为了争看包公的风采,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仁宗皇帝知道后,赐给包公一顶特制的乌纱帽,帽翅比起别的官吏要长出三寸,而后皇帝下令说,“凡是碰到包拯帽翅的人,杀无赦!”爱民如子的包拯,不忍百姓受害,每次逢到步行办案的时候,都要预先叫人沿途吆喝皇帝的命令,百姓也便纷纷让出一条路来。这些有意思的记录,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文以载道,道依真朴,传记文本的第一特征是真实性。许高彬的《包拯传》所写的包拯,真名实姓、真实经历、真实出生地、真实的活动范围,以及性格、情感和道德品质,都尽力还原历史上的包拯的真实面貌,基本上没有虚构。看得出,作者对于资料是经过选择的,经过剪辑、组接,再倾注进自己的爱憎情感和价值取向。在语言的使用上,《包拯传》作者采用的是传记中常用的朴素的白描手法,没有修饰和描绘,甚至使用大面积的方言,读来明白如话,亲切如初,入情入理,丝丝入扣,这也是《包拯传》的文字特色。书中时而出现的风土人情,让读者能真切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情形。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包公传》的出版,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包公以孝、刚、廉、明著称,以包公为代表的传统司法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价值在于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司法官员的形象。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实行,新时代仍然需要包公式的清官。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勤政有为、造福一方的“包青天”,仍然是今天的老百姓所期待的。

作为一名公务员,许高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文化使者的担当和责任感,为家乡的先贤圣达立传,成功地完成《包拯传》的创作,既是对本职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值得肯定。

新闻推荐

合肥妇联回应房地产“一脱到底”:女性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中国妇女报12月8日消息,日前,一则流传于网络、名为“合肥最低房价盘“一脱到底”12月5日正式开抢”的房地产广告画,被指涉嫌...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