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河道 打造样板工程

安徽日报 2018-11-14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许根宏本报通讯员 苏晓琼

初冬时节,暖阳洒遍环巢湖大道。站在十五里河湿地入口远眺,只见河面波光粼粼,河水清澈见底,一河碧水缓缓流入巢湖。

十五里河位于合肥市西南片区,发源于大蜀山东南麓,自西北流向东南,至希望桥汇入巢湖,总长35公里,流域面积约为111平方公里,是合肥市区西南部主要行洪通道之一。

该河曾是一条水质常年劣Ⅴ类的河流,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雨污混流情况点多面广,管网老化破损问题严重,河道水质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浓度超标数倍,河道生态功能退化,部分河段甚至出现黑臭现象,成为民心之痛。

“河道治理没有捷径可走,扎扎实实推进截污工程、切断河道污染输入才是水质改善的根本所在。 ”合肥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陈伟介绍,环保督察整改开展以来,合肥市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治污骨干工程建设,多管齐下,狠抓整改落实。

为实现标本兼治,一年多来,合肥市各区、开发区分别委托专业机构全面开展污染源排查,扎实推进源头雨污分流,全面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河流治理的合力。合肥市环保局统筹开展十五里河治理督查力度,强化河道巡查,每日发布水质监测数据,每周开展一次全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合肥市城乡建委强化排水管理工作,完成流域闸阀摸底登记和污染源整改验收核查。合肥市水务局强化排污口管理,严格落实“排长制”管理等。

为加强调度督查,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合肥市成立十五里河水质达标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每月召开会议调度治理进展。 2017年以来,该市召开市级十五里河河长调度会共计15次,部门协调会20余次。

“争取把十五里河打造成我市西南部景观生态廊道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样板工程。”合肥市环保局法规宣传处处长李孝林介绍,目前十五里河流域治理的步伐仍在继续,正全面开展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努力全面恢复河道生态服务功能。

新闻推荐

登险自觉闲 ——庐州漫笔之一

大蜀山作为合肥的地标,自古至今,它都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永不缺位,成为一座城市灵魂的象征。但凡一座城市,有山则名,有水则灵...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