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为城市出行装上“最强大脑”

安徽日报 2018-11-13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马成涛

网约车、扫码乘车、智能停车、智能调度、无感支付……近年来,智慧交通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畅通。智慧交通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指挥调度、服务水平、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交通出行品质带来提升,重塑了交通出行方式。

大数据给力,巧解交通出行难题

东西道路车辆排起长龙,南北道路车少畅通,而交通信号灯却按照“套路”变换信号……这样的城市交通状况并不鲜见。随着智慧交通的广泛应用,交通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均衡。

近日,记者在合肥市高新区一路口看到,这里的红绿灯变化频率不是固定的。当道路的车流量较大时,信号灯并没有在固定的时间点变红,而是自动延迟几秒钟。据了解,这类“会思考”的智能信号灯已在该市得到初步应用,能够根据实时情况调控红绿灯的时长,提高通行效率。 “通过视频连续跟踪检测数据,可以实现信号灯配时智能化控制,让道路交叉口处于畅通状态。 ”合肥市高新区城市交通管理集成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说。

在上下班高峰期,心急火燎地等公交,曾是很多市民的出行常态。智慧公交的应用,让市民无需如此焦虑。在合肥市区,乘客通过站台内的电子站牌或者手机下载的 “合肥掌上公交”App,就能够自助查询公交线路走向、途经道路、停靠站点、当前公交站点位置以及抵达时间等公交服务信息。

这一改变得益于合肥公交集团推进的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智能公交系统的监控大屏能够实时监控公交的运行,也能进行大量数据分析,为服务端口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合肥公交优化线网配置,对设备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让司机和车辆处于最佳状态,实现车辆智能调度。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乘客的出行习惯,合肥公交推出了“定制公交”等服务,能够提供实时路线轨迹等信息。

智能网联使交通更高效、更安全,让城市交通插上“智慧”的翅膀。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信息化是改造了以往传统公共交通模式,那么现在的大数据则是引领整个公共交通行业发展。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中国智慧交通大会上,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育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引发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变革。 ”

破除“数据孤岛”,释放道路交通活力

尽管智慧交通迅速普及,但其也存在诸多痛点。据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包括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交通诱导、自动抓拍等子系统,这对于设备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若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则智能交通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有专家指出,目前,城市智慧交通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规划,建设碎片化现象明显。不少城市智慧交通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使用衔接不够,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首先,不少智慧交通子系统各自运行,难以实时互联互通,存在“数据孤岛”现象。由于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标准不同,海量数据无法共享,导致数据的潜在价值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目前,智慧交通系统各自为战,缺乏数据共享,投入多、见效慢。比如,有的交通路口虽然安装了视频监控,但视频监控和信号灯没有联动,就起不到智能控制的效果。 ”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石勇认为,智慧交通更要重视数据驱动,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发挥最大功效。

其次,智慧交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与智慧医疗、智慧气象、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互联互通。有业内人士举例分析,如果某地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在进行指挥救援时,哪条线路最畅通,从何地调车最快?如果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能够有效对接,指挥调度平台就能够给出最佳方案,那么,可以在第一时间抢救患者。如果智慧交通和智慧气象能够有效对接,智慧交通可以从智慧气象获取实时气象信息,并通过交通诱导显示屏,发布暴雨、大雾等预警信息,以及周边路况、绕行信息,为市民提供最佳出行方式,还能有效避免交通拥堵。

近年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均得到快速发展,但各运输方式间的信息交互服务滞后,制约“智慧交通”有序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结合综合交通的发展和便捷出行的要求,未来信息共享和智能化服务技术将得到充分发展和应用,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渐成投资蓝海,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交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布局智慧交通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领域投资将达到1820亿元。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阿里云共同推出的“城市大脑 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亮相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起广泛关注。高德地图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大脑”是驱动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变量,将实现交通系统中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之间的动态平衡,让出行更美好。腾讯公司去年与合肥公交集团携手合作,构建“互联网+智慧交通”运营体系,开启城市公交“微信扫码”乘车模式。市民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合肥通乘车码”扫码乘坐公交,实现快速通行与便利支付,有效提升了出行体验。

然而,交通拥堵却成为日益突出的“城市病”,不过,交通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提速。去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围绕提升城际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选取部分重点公路开展智能化管理试点,开发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推进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提升区域路网协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实现部省间联动管理与服务。

“希望政府部门推动构建 ‘大交通’管理格局,破除‘数据孤岛’,推进交通信息资源共享,防止重复建设,避免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石勇建议,从智慧交通的产业发展和应用特点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对交通进行统一管理,更好地推动公共交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新闻推荐

第十二届合肥家博会16日开幕

本报讯(记者鲍亮亮)11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11月16日到18日,第十二届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暨消...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