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月”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十大用药误区您中招了吗

安徽法制报 2018-10-18 15:43 大字

本报讯 10月16日,省暨合肥市“安全用药月”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本次主题为“安全用药 共享健康”。活动现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全省消费者发布了十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贵药就是好药。药品价格的高低不仅仅是由药品的疗效决定的,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研制时投入的经费、运输成本、产量大小等诸多因素同样会影响药品的价格,宣传费用同样也是造成药品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误区二:新药比老药好。因为老药中大部分因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用途广泛等特点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而新药临床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服用时必须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误区三:药品说明书列出的不良反应越多越危险。有的药品临床试验不充分,上市时间很短,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认识很有限,其说明书上可能没有很多内容可写,但并不说明其更安全。

误区四:照搬别人的用药经验。因为不同的人使用同一种药品的效果不一定完全相同,甚至有可能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反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误区五:用茶水、饮料送服药物。口服用药应该用白开水送服,而不适宜用茶水、果汁、咖啡、牛奶、豆浆等饮料。

误区六:症状好转就随意停药。合理停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按照医生制定的疗程擅自停药,就可能造成疾病的复发或者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误区七:抗生素副作用大,应减量使用。擅自减少使用剂量往往会造成抗生素用量不足,不仅无法清除体内的细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由于体内存在的低剂量抗生素诱发细菌的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

误区八:补钙“多多益善”。儿童补钙过量,可引起钙性尿结石、高钙尿症。成人摄入钙过多可能导致肾结石病等。

误区九:一发热赶紧用退热药。发热是人体自身的一种防御功能,虽然发热时会让身体感觉到不适,但是却有助于机体抗病能力的提高。

误区十:中草药泡茶可以长期饮用。药茶选用不对症,会出现反效果。比如,胖大海、决明子、甘草等并不适合长期饮用。不适当的将中药材和西药联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石跃新记者李斐)

新闻推荐

旧楼戴上了“新袖章”

本报讯10月17日上午,在三孝口街道城隍庙社区,经过安装工人以及社区网格员的共同努力,40个栋楼“牌照”均已安装上墙。此...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