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的刘训珍悉心照顾脑瘫患者史晓玲五年 “迟到的母爱”照亮她无助的人生
今年45岁的史晓玲是一名脑瘫患者。多年前,父母相继去世,晓玲的生活无法自理,陷入困境。2013年,她遇到了保姆刘训珍大妈。五年来,刘大妈像对待女儿一样照顾着晓玲。去年10月,刘大妈去上海做手术,怕晓玲没人照顾,于是带着她一起到上海。面对刘大妈的照顾,晓玲亲切地称她为“老妈”,并用文字记录下点点滴滴的感激。
“老妈为了我失去自由”
“我的老妈一开始是以保姆的身份出现的,我和她从没有什么距离感,反而越来越亲。”史晓玲笔下的“老妈”指62岁的刘训珍。2013年至今,刘大妈像对待女儿一样照顾着晓玲。
虽然和自己非亲非故,但在晓玲心里,“老妈”刘训珍是自己最亲的人。“老妈为了我失去自由,因为我生活不能自理,完全离不开人。”
晓玲家住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宿舍区。10月13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与来自浙江乐清籍的爱心人士吴晓辉,一起来到晓玲的家看望她。晓玲正坐在客厅看电视,刘大妈坐在一旁陪伴。记者注意到,刘大妈将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厨房卫生间干干净净的,两人睡的大床上,被子叠得很整齐。“这么长时间了,她一直喊我老妈,我对她感情很深,也放心不下她。”刘大妈说。
“去哪儿都会把她带着”
没来合肥前,刘大妈在肥东白龙镇老家开车,后来岁数大了不再开车。2012年下半年,经人介绍,刘大妈来合肥一家饭店打工。
一次回老家休息时,刘大妈接到老乡的电话,“说有个残疾人,会电脑,会写诗,需要一个照顾她的人。”刘大妈来到晓玲住处,在辖区社居委负责人协调下,开始照顾晓玲。“起初我以为照顾她的费用是社居委出,但过了两三天才知道这个钱是晓玲自己出。”刘大妈说,这笔钱晓玲断断续续地给,有时强撑着给钱。从去年4月开始,刘大妈便不再让晓铃给钱了。“我说晓玲你不要害怕,既然答应照顾你,我只要有力量,就会一直照顾下去。”采访中,刘训珍告诉记者,目前晓玲的遗属补助加上低保在一起,每月不到1700元。
从接手照顾晓玲起,刘大妈始终没离开过,每年春节都和晓玲一起过,“去哪儿都会把她带着。”2017年10月,刘训珍感到心脏不适,在儿子、女婿的帮助下,她带着晓玲前往上海做手术。“我放心不下晓玲。她生活太艰难了,离不开人照顾。”
“这几年我过得最快活”
刘大妈告诉记者,她刚接手照顾时,晓玲又黑又瘦,还经常摔跤受伤,如今身体结实了很多。每天上午9点前,刘大妈赶在晓玲起床前去菜市场买菜,买完菜帮助晓玲穿衣起床。
吃饭对晓玲来说是个大问题。因身体不受控制,每次吃饭,晓玲的头都要来回摆动不停。刘大妈则耐下心来,一勺一勺地喂。晓玲喝水时,刘大妈会用毛巾在嘴下面接着,防止水洒到衣服上。
晓玲在文章中表示:“说句心里话,这几年我过得最快活。”
“我们走到一起是缘分”
采访中,晓玲把记者喊到电脑边,打开一篇名为《迟到的母爱》文章。文章表达了晓玲对“老妈”刘训珍的感激之情。“老妈,你为了我付出一切,这是用金钱无法偿还的。”
“去年晓玲担心我手术后会离开她,我写字给她说;‘晓玲不要怕,有老娘’。”刘大妈说,她和晓玲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照顾晓玲是她自己做的决定。“只要我有力量,就会照顾好她。”
采访中,记者得知晓玲原先的轮椅损坏了,希望能有一台新轮椅。“刘姐的爱心令我很感动,她一直默默无闻地照顾着史晓玲,我们也打算长期帮扶史晓玲,力所能及满足她一些心愿。”当得知史晓玲需要一台新轮椅,浙江乐清籍爱心人士吴晓辉表示正在和身边公益伙伴们商量,满足史晓玲的心愿。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许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合肥已建成41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医养结合、嵌入式服务等获点赞规模不大、缺乏行业规范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将建20分钟...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