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饼”保质期可真长 江淮晨报益起读走进淝河镇葛大店社区听中秋故事、做团圆“月饼”

江淮晨报 2018-09-26 18:02 大字

[摘要]江淮晨报益起读走进淝河镇葛大店社区听中秋故事、做团圆“月饼”

孩子们正在做“月饼”。

晨报讯 提起中秋节,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月饼了。那么,能“保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月饼”是什么样的?别猜了,其实这是孩子们制作的轻粘土和陶土“月饼”。9月21日上午,江淮晨报益起读走进包河区淝河镇葛大店社区,邀请几位志愿者老师给辖区同和民康幼儿园的孩子们讲中秋故事,还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了“月饼”。

中秋节是怎样来的?有什么习俗呢?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还不太了解。此次参加晨报益起读的志愿者王媛媛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幼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孩子们,你们知道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吗?”王媛媛一提出这个问题,孩子们便开始抢着回答了起来。“圆形”“像小船一样”……21日上午,在同和民康幼儿园,志愿者老师从月亮讲到月饼,再讲到中秋节的由来,带着孩子们穿梭在嫦娥奔月、吴刚伐树、阿姆斯特朗登月这些虚拟与现实的故事中。

听完了中秋故事,志愿者潘婕老师便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月饼”。不过,这个月饼非常特别,并不是吃的,而是具有超长“保质期”的轻粘土月饼。“我们先把轻粘土均匀地捏在小包装盒上,再用塑料刀切一个花纹……最后用其他颜色的轻粘土捏出一个个小球贴在上面。”潘婕一边说着,一边向孩子们示范起来。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月饼”便做了出来。“孩子们,等你们的‘月饼\’放上两个小时,晾干凝固后便成型了。”潘婕笑着说,这可算是“保质期”超长的月饼了。“虽然不能吃,但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他们肯定高兴。”

晨报记者 夏海霞 文/摄 通讯员 丁冬茹

新闻推荐

“慈父严师”一心 扑在孩子们身上 记合肥市六安路小学教师史荣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教师史荣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